对准一颗需要紧固的螺栓,工具上的指示灯亮起,开始自动旋转,“我们是给钢铁森林梳头的。”她举起扳手,看着工具在螺栓上旋转,发出“咔哒、咔哒”的轻快声音,工具头在螺栓周围转出一个小小的、完美的圆圈,像是在给头发系上一个小小的发卡,“每颗螺栓都要照顾到,就像阿婆梳头发,一根都不能漏。”
她的比喻,让周围的人都笑了。是啊,铁路,这条由无数钢铁构件组成的“森林”,需要精心的呵护和维护,才能长久地、安全地运行下去。
交接班的铃声,清脆而响亮,在各个段区准时响起。这是铁路人一天工作中一个重要的节点,意味着责任和工作的交接,也意味着新一天的开始。
扎伊蹲在轨道边,与新来的实习生进行着简单的交接。她将今天的工作记录、需要注意的事项,一一告知对方。她的眼神认真而专注,像是在传授着什么重要的秘密。
远处,hxd3d型机车牵引着首趟中缅跨境货运列车,缓缓启动。车头的中国结,在晨光里旋转,那鲜艳的中国红,像一团跳动的火焰。而列车侧面,缅甸传统的金翅鸟图腾,也在金属的表面闪耀着光芒。中国结和金翅鸟图腾,在这条钢铁长龙上,奇妙地叠在了一起,象征着中缅两国人民的友谊,如同这条铁路一样,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扎伊抬起手腕,腕间的银镯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那声响,与列车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传入她的耳中。她突然有一种奇异的感受,仿佛那银镯和列车,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共振。她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柴油、机油和铁锈混合的味道,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铁路的、充满力量的气息。
她突然明白了什么。所谓现代化铁路,所谓那些冰冷的钢铁和复杂的机器,并不仅仅是冰冷的工具和设施。它们,是中缅两国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连接两国大地和人民的纽带。它们,应该被赋予生命,被注入灵魂。而所谓的“本土化”,不仅仅是技术的引进和融合,更是要让这些钢铁记住大地的温度,记住民族的心跳,记住这片土地上所有生灵的呼吸。
就像阿公的铜铃,无论风吹雨打,永远在风中歌唱,传递着祝福和祈愿。这条铁路,这条由无数齿轮精密咬合而成的钢铁长龙,也应该像阿公的铜铃一样,永远在风里唱,唱着中缅友谊之歌,唱着发展繁荣之歌,唱着属于这片土地和人民的、永恒的图腾之歌。
扎伊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温暖而坚定的微笑。她的目光,追随着那缓缓启动的列车,直到它消失在晨雾的尽头。而她的心中,却仿佛有一列更加庞大的列车,正载着希望和梦想,驶向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