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令进内阁,擢升东方烨为右都御史,从副职升到正职右位,列二品大员,位极人臣。
原本的左都御史年底己提请致仕,告老还乡。朝廷众人都知道,东方烨升左位,那是迟早的事。
风向在短短一个半月之内,转了又转。
这天下了朝回到御书房,皇帝却对肖庆说:“朕还以为这东方小儿从来不站队,看来,这会儿也弯下腰来,舔着太傅过日子了。”
卖考题的事,不管有没有,也不管是不是太傅做的,都不能是太傅做的。否则朝廷颜面何在?
肖庆道:“东方大人到底年轻。”
意思是东方烨年少轻狂,从前办案得罪了不少人。现在终于懂得要做一件讨好人的事了。
“年轻人,懂得收敛是好事。朕是给了他不小的权利让他去查案,充盈国库。然而好几次,差点动到不该动的地方。”
皇帝笑一笑,“所以敲打他一番。”
肖庆恭维道:“陛下先前只免职了他的下属,是仁和之策。现在先贬后扬,他聪明的话,就该当领情,好好为陛下办事。”
皇帝点点头,道:“腊月二十八宫宴,太后那边怎么样?”
“回陛下的话,后宫这两个月来安然无事。宫宴的事,太后娘娘对于光禄寺和司礼监的安排都没有异议。”
一切似乎都很好。
皇帝又问:“德妃呢,还闹么?”
德妃被禁足的时候,后宫金印交到了淑妃那里。如今解禁也快一个月了,然而金印这个东西,交出去容易,收回来难。
皇帝不言不语,太后也不言不语,德妃就没有理由拿回金印。这些日子在后宫里闹了好几场。
然而淑妃也不是个软柿子,两个人来来回回地斗法,皇帝只当做看不见。
肖庆回道:“或许是马上要到除夕,娘娘们也都安生下来。”
皇帝点点头:“总之,过完这个年节再谈。”
然而祤坤宫中,德妃得了眼线的信,笑了:“看来这东方勉之,到底是学聪明了,知道该站在哪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