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书帮

繁体版 简体版
求书帮 > 珊瑚与星星 >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

航班时间其实是在明天,到了机场后,海芋转身就要打车去乐东县——那里有一个名字很好听的小镇:莺歌海。

阿芒正在那边度过假期,住在一个同学的家里,邀请海芋过去吃海鲜。

没有出租车愿意去那地方,海芋只好去了长途巴士站,并给阿芒发消息:“把地址定位发给我,我到了后自己来找你。”

“发给你也没什么用,你来了还是会找不到。这地方是荒海。”

最后,是阿芒的同学开车来接她的,海芋才知道那海边小镇有多偏远。

一路上,经过了天涯镇丶天涯海角景区丶南海观音,终於进入乐东。

海芋在公路上看见了南方最大的盐场,修建在海与山之间的莺歌海盐场。

这里的海是世上最咸的海区之一,海水流淌过不同的蒸发池,抵达结晶区,於各区域被晒出不同的颜色。人站在附近高处俯看,可见数不清的巨型方块就像彩色眼影盘,平铺了一大片。

银白色盐山也成片堆着,正如郭沫若在这里写的「烧干海水变银山」,纯洁得像一个个咸咸的梦。

但抵达镇上后,海芋倍感失落。

原来现实是这样的。

很久以前,刚听到莺歌海这个名字时,她对这荒海小镇产生了没道理的向往,这种期待持续了很久。她曾在脑海中构想的,是一个广场上充满了低洼的海边小镇,水洼亮晶晶的,这里会有一条很长的海街,由於面朝异域海岸,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涯海角。镇上洋溢着南国民族风情,人们在这里度过神秘的桃源生活。

可真来到了这里,现实中她看见的,只有渔民们一张张呆滞丶黢黑的脸。未经旅游开发,原生态小镇上,落后的渔民生活原始而荒凉,似乎毫无浪漫可言。

她有点闷闷不乐。

这让她想起了纸片人,想到曾在漫长年少岁月里,拿梦境与现实反覆对比的失落。

这么一想,原来她爱捏造幻象的毛病从很早以前就有了。

不仅爱情,交朋友也是如此。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光是十二岁那年,她刚注册网络社交账号,那时候还流行用q.q交友,她在网上结交了一群最难忘的朋友。其中多数是可爱的女孩,也有风趣的男生,总之每个人都像天使一样。

那个时期的网络,仿佛有一种独特的纯净。她总是隔着聊天页面想象对面的朋友是什么样子,这些人,其实就算得上她最开始接触的纸片人了,彼此有意美好化,但永不会真正相见。

黄昏时,众多渔船回海,海芋跟阿芒去海边买最新上岸的海鲜。

镇民们也都出来买新鲜鱼虾了,跟渔民在沙滩上讨价还价,很热闹,但海芋来琼岛念书小半年了,连一句海南话都没学会,只能听懂方言里的“不”字。

回去的路上,她问阿芒:“你那首歌怎么样了?”

“什么歌?”

由於对方每次都装不清楚不了解,海芋只好直接说:“广播站那首歌,到底是不是游森给你点的嘛?你去了解那个跟你名字谐音的傅芒同学没有啊?”

本地即便到了一月也有极强紫外线,海芋不得不像渔民那样戴好防风帽,还戴了口罩。阿芒同样如此,所以海芋看不见她的表情,只见她摇了摇头。

“那个傅芒,是高二下学期才转来我们学校的……”

“看吧,真相出来了!”海芋口罩上方的眼睛弯起来,“游森高一读完就转学了,那首《yellow》就是点给你的!”

“说到底这些都是推测啦,还是没有百分百的答案可以确定。”

“这还不明显?你是对自己有多不自信喔?”

阿芒一直是这样。海芋不明白她为什么自卑,以前考第一名的时候就是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

不知不觉,两人走到了广场旁边的沙滩上——

海芋脚步一顿,呆住了。

渔民牵牛车在暮色下悠然走过,情侣或一家三口并排坐在斜坡沙滩上观景,本地小孩一阵风似的奔跑着打闹,还有调皮孩子在沙滩上一直滚圈。

背景里,日落颜色浓烈到无需任何滤镜。对面就是越南,天空笼罩着异域海岸的荒芜美感,贫穷丶隔世而古朴纯真,原始部落般的环境又赋予这景色无尽神秘,让这一处真正像望不到头的海角。

只有这里的日落,才让人相信故事里那位小王子能连续看上44次。

“阿芒,等等,你觉不觉得有点不对劲?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