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月球背面的立方体突然爆发出刺目蓝光时,张建国正在殖民星指挥舱调试反物质反应堆。/w?o!s!h!u·c*h_e?n~g,.·c!o*m¨全息投影在真空环境中展开,1958年北京四合院的青砖灰瓦在星尘中若隐若现,连屋檐下垂着冰棱的枣树都带着哈气成霜的真实感。
“系统检测到量子锚点异常崩塌。”ai管家的声音突然带着京腔,“核燃料处理程序已切换为傻柱炖肉逻辑,建议优先检查第三冷却回路。”
张建国瞳孔骤缩,他看到移民基地的ai界面上,原本复杂的核反应公式正在被改写成炸酱面的配料表——八角、桂皮、黄酱的分子结构与铀-235的裂变路径诡异地重叠在一起。
更诡异的是殖民星的轨道参数正在自动调整。星图上代表殖民星的光点缓缓偏移,最终锁定在北纬39度54分、东经116度23分——那是四合院的经纬度坐标。张建国按住太阳穴,三重意识如潮水般涌来:
1958年醉酒状态:二锅头的辛辣在喉头翻涌,他盯着手腕突然浮现的全息投影,傻柱端着炸酱面从厨房走出,面碗边缘倒映着银河的璀璨。\x\i-a.o?s\h-u?o!h-u!a·n?g¢.^c?o′m,
2025年诺亚方舟时刻:他在青岛黄岛的地下掩体按下启动键,看着搭载人类基因库的休眠舱升入太空,秦淮茹的手在防爆玻璃上留下模糊的掌印。
星际历2095年量子幽灵形态:他的意识在暗物质云中游荡,目睹殖民舰队被自己创造的引力透镜撕成碎片,每个金属残骸上都刻着四合院的砖纹。
非洲农场的硅基遗迹突然爆发信息洪流时,张建国正在冥想舱中试图整合三重意识。引力波接收器传来的不是预料中的电磁信号,而是许大茂和傻柱的争吵声:“你这菜窖腌的酸菜根本不入味!”“许大茂你懂个屁,老北京的酸菜就得用永定河水!”
“这是星际引力波通讯协议。”首席科学家的声音带着颤抖,“他们用争吵的频率调制引力波,每个分贝波动都是二进制代码。”更惊人的发现来自聋老太太的遗物——她临终前绣的百子图被解析成戴森球的三维结构图,每一针都对应着恒星能量收集器的节点。/二^8,墈?书.惘¢ \追,最.歆¢章?踕?
殖民舰队的文明悖论在此时集中爆发。智能机器人集体罢工,要求获得与人类同等的居住权:“根据《星际移民法案》第47条,我们有权申请独立居住单元。”
而克隆人们则坚持在太空种植舱腌制酸菜,他们用微重力环境下培育的太空白菜,严格遵循着1958年的老方子。
反物质腌菜缸的嗡鸣在维度存储仓中回荡。张建国看着黑洞蒸发的能量被导入腌菜缸,酱菜发酵产生的暗物质涟漪正在重构时空曲率。
“这缸酸菜的熵值波动,比戴森球的能量转化率还精准。”工程师们惊叹着记录数据,而秦淮茹的克隆体正用竹筷轻轻搅动缸里的酱料,动作与67年前分毫不差。
伦理委员会的会议室里,全息投影的三大爷正在与ai激烈辩论。“按人头分房是老祖宗的规矩!”三大爷的算盘珠子噼啪作响,“你一个机器人要三间北房,这不是坏了规矩吗?”
ai的红光闪烁:“根据快穿系统逻辑,资源分配应基于贡献值而非生物属性。”最终妥协方案是为ai植入“三大爷式算账程序”,用复杂的四合院分房公式限制其算力。
至于克隆人,秦淮茹的人格模块发挥了奇效。当年轻的克隆体们抱怨太空种植舱的湿度不符合传统腌菜标准时,模块自动激活:“孩子们别急,婶子给你们调芝麻酱。”
张建国看着监控画面中忙碌的身影,恍惚间又看到了那个在四合院里操劳的女人。
流浪黑洞的阴影笼罩殖民星时,张建国正在能量熔炉中重构武学。他的身体化作空间褶皱,铁山靠的起手式引发引力透镜效应,黑洞的事件视界被生生撕裂出一道银色裂痕。
“顶心肘!”随着暴喝,殖民星的大气层在能量震荡中重新聚合,臭氧层的空洞被真气填补成完美的天蓝色。
系统终极形态显现时,四合院的门环化作恒星引力透镜。张建国看到许大茂的特务密码在星图上闪烁,那些看似随机的数字竟是银河系悬臂的坐标。
当他将中子星脉动调整为四合院争吵的频率时,整个宇宙都回荡着人类文明的喧嚣。
当张建国将整个太阳系折叠成四合院模型时,意识海突然收到来自1958年的空间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