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却突然插话:"尚荣哥儿,这商税之事,朝廷可有定论了?"
赖尚荣看向薛宝钗,只见她神色平静,眼中却闪烁着光芒。
"尚未定论。"赖尚荣如实相告。
薛宝钗轻轻点头:"既如此,还是等朝廷政令下来再说吧。"
她转向薛蟠,语气坚定:"哥哥,此事关系重大,咱们从长计议。"
薛蟠不满地嚷嚷:"有什么好议的?我们薛家..."
"哥哥!"薛宝钗提高声音,眼中闪过一丝警告,"慎言。"
薛蟠这才意识到自己险些失言,悻悻地闭上嘴。
赖尚荣将兄妹俩的互动尽收眼底,心中对薛宝钗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这薛姑娘年纪轻轻,却如此沉稳,难怪能撑起薛家的生意。
薛姨妈见气氛又紧张起来,连忙打圆场:"尚荣哥儿别见怪,他们兄妹俩从小就这样,一说到生意就较真。"
赖尚荣笑着摆摆手,起身告辞:"时候不早,我该回去了。"
薛姨妈连忙挽留:"尚荣哥儿用了晚膳再走吧?"
赖尚荣婉拒道:"多谢姨妈美意,我还有其他事要处理。"
薛宝钗亲自送他到院门口,趁着西下无人,低声道:"尚荣哥儿,那商税之事,我们薛家该如何应对?"
赖尚荣意味深长地说道:"识时务者为俊杰。"
薛宝钗身子一震,眼中顿时了然。
她深吸一口气,轻声道:"多谢赖少爷指点。"
赖尚荣微微一笑:"宝姑娘果然聪慧。"
目送赖尚荣离去的背影,薛宝钗站在月亮门下,久久未动。
她心中思绪万千,赖尚荣那句"识时务者为俊杰"分明是在暗示薛家该转投当今圣上。
只是此事关系重大,她一个姑娘家,实在不好擅自做主。
"宝丫头,站在这儿发什么呆?"薛蟠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薛宝钗回过神,轻声道:"哥哥,我有话跟你说。"
薛蟠不以为意:"什么事这么神神秘秘的?"
薛宝钗拉着他回到内室,确认西下无人后,才压低声音道:"哥哥,方才赖少爷那番话,你听明白了吗?"
薛蟠挠挠头:"什么话?不就是商税的事吗?"
薛宝钗叹了口气,将赖尚荣的暗示详细解释了一遍。
薛蟠听完,脸色大变:"这...这怎么可能?我们薛家深受太上皇恩泽,怎能..."
薛宝钗打断他:"哥哥,尚荣哥儿说得对,识时务者为俊杰。太上皇年事己高,而当今圣上正值壮年..."
薛蟠猛地站起身:"不行!这事没得商量!"
薛宝钗还想再劝,薛蟠己经气呼呼地甩袖而去。
她望着哥哥离去的背影,无奈地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