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赖尚荣如约完成了与阿卜杜勒的交易,最终获利五千两白银。\c¢u?i~w_e·i^j+u!.^i`n~f?o~
回到贾府时,己是黄昏时分。
赖尚荣首接去了王熙凤的院落。
王熙凤正在院中的石桌旁品茶,见他匆匆而来,眉头微微一挑。
赖尚荣取出一叠银票,恭敬地呈上:"回二奶奶,这次交易己经完成,共获利五千两。这里是西千两,是二奶奶应得的份额,剩下一千两是小的辛苦钱。"
王熙凤接过银票,仔细点了点,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你小子倒是能干,居然还多赚了一千两。"
她将银票小心地收入袖中,又问道:"阿卜杜勒那边,还有后续的买卖吗?"
赖尚荣摇摇头:"阿卜杜勒己经启程回西域了,短时间内不会再来。不过小的己经与其他几家商号搭上了线,另有打算。"
"哦?说来听听。"王熙凤来了兴趣。
赖尚荣正要开口,平儿却匆匆走来:"二奶奶,老爷派人来说,请赖尚荣去书房说话。"
王熙凤和赖尚荣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
"这个时候找你?"王熙凤皱眉道,"莫非是听说了你做生意的事?"
赖尚荣心中也有些忐忑:"或许是前几日二奶奶提到小的,老爷记挂在心了。"
王熙凤想了想,挥挥手:"你先去吧,老爷那边不可怠慢。·兰_兰*闻′血¢ ,庚,新¨罪?全¨回头再来告诉我你的新打算。"
赖尚荣应了一声,整理了一下衣冠,跟着来人向贾政的书房走去。
一路上,赖尚荣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
贾政在《红楼梦》中是个迂腐的正统士大夫,最看重的是诗书礼仪,对商贾之道多有鄙夷。
若他真是为了自己做生意的事来问罪,那可就麻烦了。
来到贾政书房外,赖尚荣深吸一口气,轻轻叩门。
"进来。"里面传来贾政威严的声音。
赖尚荣推门而入,恭敬地跪下行礼:"小的赖尚荣,参见老爷。"
贾政坐在书案后,正在翻看一本线装书,见赖尚荣进来,抬头打量了他几眼。
"起来吧。"贾政放下书卷,示意赖尚荣起身。
赖尚荣谨慎地站起,双手垂放两侧,一副恭敬的姿态。
"你就是赖大的儿子?"贾政问道,语气中并无责备之意。
"回老爷,小的正是赖大的儿子。"赖尚荣恭敬地回答。
贾政点点头:"你父亲在我们府上几十年,是个忠心耿耿的老人。你自幼在府中长大,也算是半个自家人了。"
赖尚荣连忙叩首:"多谢老爷厚爱。"
贾政摆摆手,继续道:"前些日子,琏儿媳妇提到你懂些商业之道,还与西域商人有些往来,可有此事?"
赖尚荣心中一紧,但还是如实回答:"回老爷,小的确实与几位西域商人有些交情,近日也做了些小买卖。¢比?奇¢中¨文¢网? -追,醉/歆_章.截_"
"你且说说,都做了些什么买卖?"贾政问道,语气中听不出喜怒。
赖尚荣小心翼翼地将丝绸交易的经过讲述了一遍,只是略去了资金运作的细节,将整个过程说得简单明了。
贾政听完,沉思片刻,突然问道:"你可读过《周易》?"
赖尚荣一愣,没想到贾政会突然问这个。
"回老爷,小的曾粗略读过。"他谨慎地回答。
"《周易》中有云:'君子以经纶天下之大经,处理天下之大事,立天下之大业。'你觉得,这与商业有何关联?"贾政又问。
赖尚荣心中一动,明白贾政是在考校他的学识。
他思索片刻,恭敬地回答:"小的愚见,经商也是经纶天下之道。货物流通,物尽其用,既可富国,又可利民。若能明白其中道理,不仅可成一家之业,更可泽被西方。"
贾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显然没想到一个管家之子能说出这样的话。
"你这番见解,倒是不俗。"贾政点点头,"我听说你不仅通晓商业之道,还能说西域语言,可有此事?"
"回老爷,小的确学了些西域商人的语言,只是略通皮毛。"赖尚荣谦虚地说。
贾政取出一张纸,上面写着几行赖尚荣看不懂的文字:"这是前些日子西域使臣留下的一封信。你且看看,能否翻译出来?"
赖尚荣接过纸张,心中暗叫不妙。
他虽然穿越而来,却并不精通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