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至此,他不禁对这位东吴少有的“厚道人”多了几分好奇,开始仔细打量起对方来。
只见鲁肃一副刚毅面容,眉如刀削,身材魁梧高大,肩宽背阔。虽然身着儒袍,却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武将的英气,与后世《三国演义》中那个温文尔雅、老好人的形象截然不同。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鲁肃,那个敢与关羽单刀赴会的东吴大都督。”
苏烈心中暗叹,此时他看向鲁肃的目光中也不由自主地带上了几分敬意。
“孔明先生。”
鲁肃察觉到苏烈的目光,转头看向他,笑道:“这位小兄弟是?”
“这位是苏烈,苏定方,乃陈都尉所救之人。方才我与他一番交谈,发现他学识广博,才华横溢,实乃栋梁之才。”
听到诸葛亮的介绍,鲁肃眼中精芒一闪,显然对这个评价颇为重视,语气中更是带着几分欣赏,“原来是苏小郎,失敬失敬。”
“鲁先生大名,烈早有耳闻,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苏烈连忙回礼,如同对诸葛亮一般恭敬。
鲁肃见状,微微一笑。
“小兄弟不必客气。既然孔明先生都如此推崇你,想必你定有过人之处。不如随吾等一同前往柴桑,如何?”
他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方才在甲板上战斗时,发现有一兵卒勇猛无比,连斩三匪坠江,血染征衣而不退半步,诸贼皆惧之。
原本还想打探一番,如今在看到苏烈这一身打扮和听到诸葛亮对他的称赞后,两道身影莫名合二为一,当下心中便有了计较,“此子若是方才那人,确为一勇将,若能留在东吴为主公效力……”
听到对方的邀请,苏烈一怔,心中颇为疑惑:“鲁肃为何会突然对我发出邀请?”
他转头看向诸葛亮,见其微微点头,眼中带着几分鼓励,便不再犹豫,对着鲁肃拱了拱手:“烈正有此意。”
“善。”
鲁肃哈哈一笑,声音爽朗,好似奸计得逞一般。
诗曰:
残阳如血映江红,战火余烬照英雄。
百战衣冠凝血碧,千秋霸业贯长空。
子敬邀贤心似海,定方投主气如虹。
他日功成扶汉业,青史留名万古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