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推进引擎的研究,和人类文明就返回地表做出的一些努力和尝试,是同步进行着的。?零+点·墈·书· `已*发.布′醉,欣·彰*洁.
288年,
负熵研究院,能动所。
在陵川地下城,特意开辟出来的实验区域内,
对DT02电推进系统,进行了运行试验。
参与了DT02电推进系统研究的能动所一众研究员们,对于DT02电推进系统的试验结果都很期待。
在秦裕院士主导和带领下,参与了DT02电推进系统某个子系统研究的研究员们,基本都可以肯定,
相对于DT01电推进系统,DT02电推进系统在各个方面都再有了巨大突破。
而参与了整体系统研究的一众核心研究员,还很清楚,
相比于DT01,DT02最大的突破,不只是单纯推力的增加,
而是其推重比,越过了最关键的那条门槛。
按照对DT02设计时候的计算,理论上,
除开整个电推进系统的能源部分,也就是氦3聚变装置部分,
此刻DT02电推进系统能够产生的推力己经超过了单个电推进发动机本身的重力。
而氦3聚变装置,理论上,也不光只能够为单个电推进发动机提供能源输入。
也就是说,越过这条关键门槛的DT02电推进系统,
虽然离人们想要的电推进飞行器还有些差距。
但对于电推进系统在大气层内的运用,己经可以抱有一点工程上理论可能性的期待。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DT02电推进系统的首次运行试验能够成功,
毋庸置疑,又再是整个电推进系统研究历程中,历史性的一步。
而,
DT02电推进系统整体,由负熵研究院攻克技术难关,完成设计之后,
是由强人工智能协调各智能机械完成的建造,
制造过程中,本身是基本不存在任何问题的。
没有技术障碍,设计出来什么样,制造出来就是什么样。
……
DT02电推进系统的运行试验是在这一年八月的寻常一天进行着。
秦裕在场,能动所一众核心研究员也在场。
抬起头,秦裕眺望了一眼,此刻己经安置和固定在‘试机平台’上的DT02电推进系统中电推进发动机部分。
对于这座电推进发动机整体,秦裕大概是这里最熟悉的人,
一些子系统虽然是由他提出具体的方向,相关研究团队负责完成细节,
但他给出方向前,至少也己经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此刻,停放在这里的这座电推进发动机,即便是抛开提供能量的氦3聚变装置部分,
也依旧是一座庞然大物了。
如果将它竖立起来,就是一座高楼,放倒下来,也是匍匐着的,人造的‘钢铁山丘’。_秒!章-踕*暁′说?徃? /勉_沸.岳*黩,
夸张的体型加上其内部复杂而精细的结构,给人一种强烈的,来自于人类文明工业创造力的震撼。
这还是在之前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后的结果,
在DT01电推进系统上,整个电推进发动机还要更加庞大很多。
“开始吧。”
秦裕等人离开了试验区域,来到了监测这次运行试验的实验过程监测室,或者说实验指挥室。
看着屏幕上,呈现着的试验区域画面,秦裕出声再说了句。
按照惯例,试验运行的具体操作,自然还是有智能程序推进,过程中没有什么需要人为干预的地方。
秦裕下达命令过后,自然就有智能程序,按照计划流程开始执行。
来自于氦3聚变装置的磅礴能量,开始进入到电推进发动机,并产生作用。
夸张功率的电推进发动机,己经在开始运转。
秦裕看着这运行试验进行,其他在场的核心研究员们,也同样关注着试验。
此刻的DT02电推进系统电推进发动机部分,
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改良型的霍尔发动机,
当然,改成目前这样,让提出霍尔发动机这个概念的人来看,也没有办法首接认出来。
而虽然是电推进,
但实际上,目前的DT02电推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除了能量以外,依旧还是需要消耗工质的,
只是对比此前传统的化学火箭,目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