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了。
他死死盯着那流线型的车头,嘴唇微微颤抖:"这...这就是'高铁'?如此巨物,竟不需牛马牵引?"
"它靠电力驱动。"林悦耐心解释,"速度最高能达到每小时350公里,从上海到南京只要一个多小时。"
上车后,李世民像个好奇的孩子般探索着车厢的每个细节——可调节的座椅、透明的车窗、头顶的空调出风口。
当列车启动加速时,他紧握扶手,眼睛却亮得惊人。
"这推背感..."他喃喃道,"堪比策马狂奔!"
林悦打开手机,调出地图app:"您看,这个小蓝点代表我们现在的位置,正在向南京移动。"
李世民盯着屏幕上移动的光标,又透过车窗看向外面飞速后退的景色,陷入沉思:"若大唐有此神物,何愁边疆不宁?"
"每个时代都有其局限和优势。"林悦轻声说,"您开创的贞观之治,可是被后人称为盛世典范呢。"
两小时后,南京南站。
走出车厢的李世民仍沉浸在高铁带来的震撼中。
林悦则忙着用手机查找前往锦江饭店的路线。
"我们先去酒店放行李,然后直接去秦淮河。"她指着手机地图,"阚氏鸭业就在夫子庙附近,晚上我们可以去尝尝正宗的鸭血粉丝汤。"
!锦江饭店的复古装潢让李世民倍感亲切。他站在房间窗前,俯瞰着南京城的天际线,突然问道:"此地...可是昔日的建康城?"
林悦点头:"正是。东吴、东晋和南朝的都城,您对历史真熟悉。"
"德润公曾在此辅佐孙权。"李世民轻叹,"想不到千余年后,朕竟能亲临此地。"
简单休整后,两人打车前往夫子庙。
一路上,李世民对出租车计价器表现出浓厚兴趣,林悦不得不解释现代货币体系和电子支付方式。
"如此说来,朕在大唐用的开元通宝,在此已无用处?"李世民有些遗憾地问。
"作为古董可是价值连城呢。"林悦笑道,"不过您放心,这次行程的所有开销都由我负责。"
夫子庙前人流如织。林悦紧握着李世民的手,生怕他在人群中走失。各种小吃摊飘来的香气让两人都感到饥肠辘辘。
"我们先找那家'阚老二鸭血粉丝'吧。"林悦提议,"根据网评,他家的秘制汤底号称是祖传配方,说不定真和阚泽有关呢。"
穿过几条小巷,他们终于在一处不太起眼的角落找到了那家小店。简陋的招牌上写着"阚老二鸭血粉丝·始于1998",门口排着长队。
"看来很受欢迎。"李世民观察着进出的食客,"香气确实诱人。"
排队时,林悦注意到店内墙上挂着一些老照片和家谱图。其中一张泛黄的照片下写着"阚氏宗族合影·1937年"。
"陛下...不,世民,你看那个。"她悄悄指向家谱图,"上面确实提到了阚泽的名字!"
李世民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当终于轮到他们点餐时,他直接问道:"店家可是德润公后人?"
柜台后正在盛汤的中年男子一愣,抬头打量这个气质不凡的高个子:"您怎么知道我家先祖的字?"
"我...研究三国历史。"李世民微笑,"尤其敬佩阚泽先生的学识与为人。"
店主——名牌上写着"阚贤盛"——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难得遇到懂行的客人。今天这顿我请了!"
他亲自为两人安排了一张靠里的桌子,端上两碗热气腾腾的鸭血粉丝汤,又加了几样小菜:"尝尝看,这汤底配方可是祖上传下来的,据说当年先祖在吴宫当值时,孙权特别喜欢他做的这道菜。"
李世民小心地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鲜美异常!这汤底用了陈皮和砂仁?"
阚贤盛惊讶地张大嘴:"神了!这配方里确实有这几味药材,一般人根本吃不出来!"
林悦在桌下轻轻踢了踢李世民的脚,提醒他别表现得太专业。这位皇帝却已经和店主聊开了,从阚泽的生平事迹到家族变迁,谈得热火朝天。
"我家祖上原是书香门第,后来家道中落,到我这代只能开个小店糊口。"阚贤盛叹道,"不过老祖宗的食谱倒是传下来了,也算没辱没先人。"
"民以食为天。"李世民认真地说,"能将美食传承千年,比多少虚名都珍贵。"
离开小店时,阚贤盛执意不肯收钱,还送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