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的铜胎珐琅镇纸压着半张宣纸,陆云深的笔尖在 “济世有春” 四字上又描了道金粉,墨香混着窗外的梅香,在暖炉的炭火旁洇出层温柔的光晕。-0′0¨小.税?惘~ .埂?欣,嶵¨快_手机屏幕暗下去前,定格在半夏发来的消息:“春联边款要落‘云深’二字,这样街坊们就知道是陆先生送的。”
他望着砚台里未干的墨迹,忽然想起她在火锅店替姜雨桐擦手时的眼神 —— 温凉如浸过雪水的陈皮,却藏着能化坚冰的暖。钢笔帽被扣在青瓷笔洗里,发出清越的响,惊飞了窗台上啄食腊梅的麻雀。
手指划过手机相册,停在偷拍的那张照片:半夏蹲在济世堂门口给流浪猫包扎,棉服口袋露出半截他送的恒温库钥匙,毛茸茸的药碾子挂饰蹭着小猫的白爪。她抬头时没发现镜头,睫毛上还沾着碎雪,却笑得像捧着整座春天。
“陆先生,老爷夫人视频通话。” 管家的敲门声惊醒了沉溺的思绪。陆云深整理好袖口的银制脉枕袖扣 —— 那是用半夏名字里的 “半” 字变形而成,对着镜头按下接听键。
母亲的翡翠镯子在视频里泛着冷光,身后是陆家老宅的黄花梨博古架:“听说你把方瑶瑶的婚书退了?” 她的语气像在讨论今晚的汤品咸淡。二疤看书王 首发
“妈,我喜欢的人,是济世堂的苏半夏。” 陆云深打断她,目光落在书架上萧远山的《松雪医案》,“不是商业联姻的‘合适’,是看见她在药柜前数甘草,就觉得余生该守着这样的烟火气过。”
父亲的镜片反着光,看不出情绪:“你该知道,陆家需要的儿媳妇 ——”
“需要能在董事会上侃侃而谈的名媛,还是能在寒夜里为病人熬药的中医?” 陆云深忽然笑了。
视频通话的琉璃屏风上,缠枝莲纹在暖光里投下细碎阴影。陆夫人的翡翠镯子搁在雕花扶手上,发出清浅的响,与丈夫指间转动的黄花梨算盘珠子声,在书房里织成细密的网。
“您看这陈皮。” 陆云深将身边的小银罐举向镜头,罐底的小楷在灯光下泛着温光,“半夏特意选了冬至后收的柑皮,在济世堂的老陶罐里陈了三年,说配着萧老的茯苓,能治您多年的偏头痛。” 他指尖划过罐口的蜡封,“她连给长辈的药材,都要亲自晒、亲自封。”
陆夫人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镯面 —— 那是她当年的嫁妆,此刻却比不过屏幕里女孩蹲身为她系鞋带时,袖口露出的玉兰花刺绣。0~0,晓+税·蛧. -追!蕞\歆~璋~洁,记忆突然翻涌:去年深秋,她因低血糖晕倒在济世堂门口,是半夏用温姜水喂她,掌心的温度像块暖玉,化开了她对中医的偏见。
“云深,你可知道……” 她的声音轻了些,目光掠过儿子腕间的银制脉枕袖扣,“介绍人曾说,方家的翡翠矿能为陆家的航运业添三座码头。”
“可萧老送我的成年礼,是刻着‘医者不欺’的砚台。” 陆云深打断她,取出怀表链上的小银罐,“而半夏送我的,是她爷爷留下的针灸铜人 —— 那是比任何商业联姻都珍贵的传承。” 他忽然笑了,“您还记得吗?我十岁那年发烧,是苏老爷子冒雪送来麻黄汤,药罐上还系着他亲手编的平安结。”
陆先生的算盘珠子突然停了,镜片后的目光落在书桌上萧远山新送的《杏林春暖图》。画中老中医与少女并肩而立,药柜前的药碾子与银罐,分明是济世堂的旧物。他想起上个月在萧宅,萧远山拍着他的肩说:“云深这孩子,眼里有光,像极了当年在同仁堂学徒的我。”
“父亲,” 陆云深的声音放软,“半夏熬药时,总会多备一副给巷口的孤寡老人;整理爷爷的笔记时,连褪色的病案都要仔细补抄。” 他望着镜头,目光坚定,“这样的人,难道不是陆家最该珍视的‘传家宝’?”
陆夫人忽然伸手按住丈夫欲言又止的手,翡翠镯子撞在黄花梨桌面上,却不再冰冷。她想起方才视频里,半夏给流浪猫包扎时的温柔眼神 —— 那是连方瑶瑶戴着三克拉钻戒都不曾有过的、真正的医者仁心。
“罢了。” 她终于开口,指尖划过屏幕上半夏的照片,“让张姨把库房里的雪水瓷坛送去济世堂,萧远山当年说的‘三年陈皮需雪水浸’,可别误了人家小姑娘的药材。”
视频挂断前,陆云深看见母亲对着镜头整理耳坠,动作里藏着不易察觉的松动 —— 那是她年轻时偷偷支持他学画时,才有的、想藏却藏不住的温柔。而父亲的算盘珠子再次响动,却比先前轻快许多,仿佛在计算的,已是儿子与那个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