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书帮

繁体版 简体版
求书帮 > 无声证言 > 分卷阅读169

分卷阅读169

分钟,挑拣出67个塑料瓶打包。临走前,秋琬将50元压在置物柜的铁盒下,冲着厨房招呼一声,掩门离开。

车厢后座,安妤撑着懒腰:“唔,希望有收获。”

陶聆望着窗外天边泛起的鱼肚白,颊边露出久违的浅笑:“但愿。”

***

技术组实验室,陶聆和安妤提取塑料瓶仅剩的矿泉水,经过长达两个小时的检测,确定其中一瓶含苯.二.氮.?成分。

安妤不禁皱眉:“药物浓度高,喝两三口肯定昏迷,一不小心还会缺氧窒息。”短效苯.二.氮.?类,三.唑.仑,无色无味,口服见效迅速,药效比普通安定强数十倍。

陶聆握着试管的左手轻颤,艰涩地回应:“嗯,再提取dna。”

不过20分钟,检测结果出来,显示dna和李鹤薇留存的数据匹配。

安妤双手合十,长吁一口气:“谢天谢地!”

她话音刚落,秋琬敲门进来,神色紧张:“怎么样?”

陶聆眉眼舒展:“好消息,等安姐打印报告。”

“先说啊。”

陶聆示意她看电脑屏幕:“你想的那样,三.唑.仑,dna全都对应。”

秋琬紧蹙的眉头稍微放松:“正好,你随我去开会。”

“嗯?”陶聆跟着她往外走。

“骨干会议,蜀江派来的领导有点难搞,必须说服他。”秋琬脚步不停,“他叫老江,蒲辰前些年高升的刑侦队长,直接副科提拔为副处。”

“好,但我怎么说服他?”

“随即应变,把你尸检发现的细节,今早检测的结果都告诉他。”会议室门前,秋琬轻拍陶聆的肩膀,“别紧张。”

25岁,还在试用期的年轻警员,抗压能力自然比不得经验丰富的老刑警。

陶聆笑容恰到好处:“我可以。”李鹤薇既是她的软肋,也能成为她的铠甲。

走进会议室,她在秋琬身旁落座。首先王涔总结昨天的侦查工作,江队长发言:“根据目前的证据,我打算再次传唤李鹤薇,由彭警官负责审讯。”

彭警官,蜀江专攻犯罪心理学的审讯专家,从警20年,她破获各类刑事案件共计2000余起,屡立战功。

“嗯,可以传唤,但技术组发现新的证据,陶法医,你来讲。”

秋琬说完,陶聆镇定自若地走去电脑前,将u盘插进接口。她展示数张尸检照片,详细讲述两起案件的区别。

江队长问她:“你的意思,不是一人所为?”

“对。”

“有没有可能她故意这样做?混淆试听?”

“有可能。”陶聆吞咽一下喉咙,冷声刺他,“但演技未免也太好,把我们耍得团团转。”

江队长愣住两秒,笑着说:“小朋友,你还太年轻,像这类专业人士犯案,反侦查能力极强,对警方来说,非常棘手。”

秋琬适时接话:“小陶,你点开杜国舟所乘出租车司机照片。”她嘱托左侧的王涔,“王姐,你来讲。”

“好。”王涔翻开第二页笔记本,抬头道,“照片所示,戴黑色口罩黑色帽子,穿黑色羽绒服的纹身男具有重大嫌疑。他于2月5号下午偷车,20点32分抵达酒店附近的朝阳街,48分接到电话驶离。21点03分,他载着杜国舟往出城方向走,经过孟林街,雨花路,城溪路,最后消失。我猜测,他应该中途换车。”

“2月5日深夜23点27分,他驮着编织袋出现在案发现场附近,形迹可疑。”

江队长问秋琬:“他后颈的纹身就是你走访时向邻居打听到的关键线索?”

“是。”

江队长暗忖片刻,点头:“嗯,那结合案发现场的脚印,确实存在第二个凶手可能。”

陶聆出示韩女士出租车照片,塑料瓶照片,检测报告照片,不疾不徐地说:“大家请看,2月5号21点12分,李鹤薇所乘车辆出现在天宇路二段的十字路口,司机韩女士平时习惯捡塑料瓶卖钱。第二张图就是我们在韩女士家中找到的塑料瓶,瓶底剩余的水检测出苯.二.氮.?成分,药物浓度偏高,可以短时间内致使成年人昏迷。第四张图,我们还从瓶口和水中提取到李鹤薇的dna,说明她曾经昏迷,正和其口供一致。”

她陈述条理清晰,说话的语调抑扬顿挫,江队长沉浸其中,最后经过思考,问道:“你说,喝得少,她睡的时间会不会短一点?”

“如果李鹤薇喝水量少,瓶底剩余的水根本不能提取检测到她的dna,只能在瓶口接触口腔的地方检测到。”她神情坚定,语气斩钉截铁,“江队,请相信我的专业能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