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是出殡与入葬。
出殡之日终于来临,清晨的阳光也失去了往日的温暖,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片哀伤的雾气之中。灵柩在亲友们沉痛的护送下缓缓朝着墓地前行,一路上,哭丧声此起彼伏,那哭声中充满了对老林的不舍、怀念和悲痛。
路边还有许多乡亲们设下的路祭,简单的祭品摆放着,人们对着灵柩鞠躬祭拜,仿佛在诉说着老林生前的好。
到达墓地之后,只见那片预定好的土地周围已经布置好了各种祭祀用品,周围的树木在风中轻轻摇曳,像是也在为老林送行。
在这里,要经过一系列繁琐且严谨的祭祀仪式,每一个仪式环节都包含着古老的传统和人们对逝者深深的怀念,最后,灵柩被缓缓地安葬于预先精心准备好的墓穴之中,这一过程被称为“入葬”,而墓穴则像是老林最后的安息之所,永远地掩埋了他的身体,却掩埋不了他在人们心中的记忆。
第六步是祭奠与追思。
逝者老林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并不会被遗忘。
在他离世后,家人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举行祭奠活动,这是对老林的怀念与哀思最直接的表达。每一次祭奠,蜡烛的火光都会摇曳在那肃穆的牌位前,袅袅的香烟仿佛连通着阴阳两界,寄托着亲人们无尽的思念。
操办这场丧礼所需的费用,则是由陈奶奶、郑家以及那些曾得到过林家帮助的人们共同拼凑而来,毕竟以我的能力也承担不起。
在整个丧礼的筹备与操办过程中,我也并非是独自应对。
诸多事宜,如布置丧礼现场,采购各种丧葬用品,安排葬礼的流程环节等,都是和他们一起完成的。
大家齐心协力,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陈奶奶无疑是这个过程中的主心骨,她凭借着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指导着很多重要的决策。
就像在给老林换寿衣这件事情上,寿衣是陈奶奶亲自为老林换上的。在那个狭小而哀伤的房间里,陈奶奶轻轻地拿起寿衣,专注而悲痛的眼神中闪烁着泪花。
她的双手微微颤抖着,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温柔与敬重,换的时候陈奶奶整个人都是在哭泣的,豆大的泪珠不断地滚落下来,看的出来陈奶奶对老林还是很关心的。
虽然老林曾经有过堕落的时候,也不听陈奶奶的劝告,可这么多年的相处,陈奶奶在心里似乎已经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亲属”呢,就是我、陈奶奶以及受过林家恩惠派来的那些人。
礼仪上亲属该做的事情便是由我们完成,每一个环节我们都不敢有丝毫怠慢。
在丧礼结束后的第二天,恰好是选定好的黄道吉日。
按照之前大家商讨的结果,要将老林葬在附近一座山上的一个地方。
在选择这个地方的时候,众人可是仔细商讨过,考虑到了风水等诸多因素,那座山宁静而祥和,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周围的植被生长得十分茂盛,仿佛是大自然为老林精心挑选的安息之所,那里最终成了老林最后的安息之地。
当丧礼结束之后,我把所有收到的礼金全部交给了那些帮忙操持丧事的人。
不知为何,我内心深处始终觉得拿着这些钱有些不妥当。
尽管从常理上来说,这笔礼金理应归属于我,但我着实不愿意接受它,更没有勇气去使用它。
老林去世后的那几日夜晚,当我躺在床上准备入睡时,总会感觉阴森森的,心中涌起一丝恐惧。
都怪以前在地球时,看什么恐怖片,这下好了,一到晚上就想东想西。
别怕,这些年来一直都是尽心尽力地,又没做任何亏心事,我这么尽职尽职,根本没这个必要去惧怕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就这样,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那种阴森恐怖的感觉才逐渐淡去,我的心情也慢慢平复下来。
可尽管如此,住在这间房子里的时候,我还是会时不时地觉得有些不太舒服。
或许是心理作用吧,毕竟这里曾经发生过那样令人悲伤的事情。
而就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村子里开始流传起各种关于我的流言蜚语。
原来,在老林的丧礼期间,来了许多客人,他们见到我后,都误以为我还应该 20 岁左右。
可当我们闲聊几句后,得知我实际上已经 25 岁时,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于是乎,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庄。
从那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