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个手环误解的霍小三爷最近确实是状态不错,神清气爽。
按照大家的说法就是,“班味”都消失了。
每天看着那些头发花白的老头子,也不是满脸怨气,听不进去话了。
看着他们犯错误,心理承受能力大大提升,还能开两句玩笑话。
就连小甜品这个安抚剂都不需要了。
他的目光放在了,这个爷爷寄来的手环上,确实是十分好看。
出去赴宴的时候,还有世家小姐向他打听问是哪家新出的款式。
不过,她们这些小姐要是知道这个小小手环,是爷爷花了几千万换来的,估计也不会想买了。
不过是“她”亲手做的,想到这,他也就习惯了,老爷子确实是对她比自己还好。
就连家里的蔬菜,都是老爷子从她地里买的,每天空运回京。
白芷猜不到霍小三爷心理活动如此之多,她在山上辛辛苦苦抓猪呢。
要过年了,大奶奶准备装香肠了,白芷也开始急切起来。
前一天晚上给舅舅舅妈打了电话,第二天一早又开车去了隔壁村舅舅家。
进了村,村口的张大爷,也是白芷隔壁家张婶子的父亲,他正在村口散步,认出了白芷的车。
“白芷啊,是来找你舅舅不?”
张大爷听上回张婶子走娘家,说了她在白芷家工作的事情,也高兴极了。
张婶子自从儿子儿媳结婚之后,家底都掏空了。
家里盖了新屋子,办了酒席,处处都要花钱。
儿子儿媳两人出去打工挣点钱,也都给儿媳寄回娘家去了。
张婶子相当于白养了这个儿子,就连今年过年,儿媳都说要带儿子回自己娘家,不回家。
以前,张婶子回家每每说到这个就抹眼泪,看着张大爷也心疼。
他给外孙打电话,还没说到两句就挂了,再打就是不接,张大爷都帮不上忙。
这以后还能指望外孙给张婶子养老吗,都打个问号。
张大爷都和自家老婆子商量好了,从棺材本里挪出来一部分给女儿,让她有个保障。
现在好了,自从张婶子上了班,做了自己擅长的种菜,有了收入,还有了同伴一起聊天,生活有了十足的盼头。
再次回娘家,带着自己种的蔬菜,还买了排骨给老头老娘,说给他们补补。
张大爷对于白芷这个“小老板”,比看见自己外孙还稀罕,热心极了。
“是的,来请我舅帮忙杀猪。张爷爷好。”
白芷放下车窗,给张大爷打招呼,自小这些长辈都是看着自己长大的。
“好好好,快去吧,把窗户关起来,天冷。”
张大爷一脸慈祥地看着白芷,摆了摆手。
他脚步也快了些,回家喊上自家儿子,让他去给白芷帮忙去。
得了人家那么大的人情,小事上得帮上忙才行,张大爷想法就是这么简单、朴素。
到了舅舅家,舅舅舅妈早就在门口等着了。
地上放着几大捆绳子还有舅舅昨天现磨好的大刀,刀背闪着锃亮的银光,让人望而生畏。
舅舅看着白芷下车,“别下别下,你把后备箱开开,我和你哥把东西抬上去就行。”
舅妈挤开了舅舅,“起开,你说别下就别下。我说白芷得下车,我得给她量一量尺寸呢。”
舅妈给白芷拉进了温暖的客厅里,客厅里开着取暖的“小太阳”,到处都是暖烘烘的。
“哎呦,怎么瘦这么多,过年来舅妈家,舅妈给你好好补补。”
虚虚环绕了一下白芷的腰,舅妈心疼了半天。
长辈总是这样,总觉得小孩胖点好。
不像同龄人,比如二堂哥,总是很毒舌,去沪市的时候就让自己减肥,说不然嫁不出去,还容易三高。
想起来了二堂哥,估计他也快放假回来了。
“好啊,舅妈。到时候带吱吱给您拜年来。”
白芷己经收到了舅妈对于吱吱的喜爱,就连大舅今天穿的衣服上都绣着吱吱的卡通小头像,和大舅的形象十分不搭。
“好呀,那我是不是得去买些松子回来,准备准备。”
舅妈笑的都合不拢嘴了。
“不用,不用,说不定它还会给你带礼物。”
白芷想起了吱吱鬼精的样子,都能猜测出来它的行为轨迹。
“舅妈,那我走了哈。”
天色还没亮,带着舅舅和表哥,白芷开车回了村,到了大王山上。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