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这么欣赏她,也就是因为她和自己一样的经历,失去了独子,依旧不屈不挠的坚强活着。免费看书就搜:求书帮 xqiushubang.com
“白芷,她脑子活,种的菜比我也不差,就是没车不好往外面卖,家里又离不开人。”
奶奶的言外之意,白芷也听出来了,她想帮陈红一把。
“奶奶,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事还得从长计议。”
白芷想着等地承包下来,再和奶奶好好聊一聊。
奶奶这个生意想要长期以往做下去,光靠她们三个人可是不够的,得招人。
“明天晚晚就来了,她班车到的时间正好是早上。我打算再带点菜和鸡蛋去卖卖,奶奶你要不先准备一下?”
白芷这回终于想起了群里那些天天嗷嗷叫着要菜和鸡蛋的人。
见白芷心里有数,奶奶也不再多言,将注意力全部转移到明天要买的菜和鸡蛋上去。
上次回来,白芷又从村里订购了一些手工编制的小篮子。
这次她准备了十个竹篮子,里面装了20个鸡蛋,准备加20元,卖下试试水。
喜庆又有乡土气息,让人一看就是正宗农村土鸡蛋。
过段时间,她还准备从网上定点自己设计标识的贴画,首接打出品牌。
说起这个竹篮子,不得不提起白芷的三爷爷。
三爷爷手工是村里数一数二的,草编、竹编、木头活他全部都会。
就比方说编个蚂蚱,那都比一般人编的更灵巧、更精细,那蚂蚱仿佛就首接会跳、会蹦。
靠着这一手艺,年轻时候他走遍十里八乡,家里要是办大事,结婚起新房子打些木头家具,都找他。
随着时间推移,家具店、网店都出来了,大家更习惯于从商场里买家具,网上买的更是便宜还包邮。
三爷爷的生意也就不太好,基本上一个月也接不到一次生意。
之前每次大伯他接了建房子的活,总要问问主家要不要打些家具,给三爷爷揽点生意。
有时候,主家抹不开面子,定了一个或两个小玩意,小板凳之类的。
三爷爷辛辛苦苦做好送上门却还被挑三拣西,嫌弃样式跟不上时代,可明明款式是他自己选的。
久而久之,三爷爷明白过来,也不愿意再接大伯的单子,宁愿自己的家具都烂在家里也不再打了。
这次白芷的新房子,大伯又找到了三爷爷那去,想让他帮个忙。
大伯伯进门的时候,三爷爷抽着旱烟,听着广播,坐在自己做的躺椅上悠闲晒着太阳。
“富强,你咋又来了。都说了不做了,你咋就不听呢。”
他眯着眼睛看见大伯伯的身影,磕了磕烟袋,半点不热情,嘴里就要哄人走。
大伯也不在乎,还是依旧将自己手上的带的东西放下,“这是我妈做的牛肉干,让我带给您尝尝。我这次来不是为了外人,是为了二叔家白芷。”
三爷爷竖着的耳朵,听见了白芷两个字,也不急着哄人走,指了指小板凳让他坐下仔细说,还把吵闹的广播关了。
大伯这看三叔都把自己心爱的广播关了。这才意识到,来之前白芷说的,只要提她名字就行了是什么意思。
白芷自小就除了是在大奶奶家蹭吃的,就是在三爷爷这找玩的。
三爷爷只收养了小堂叔一个男孩,家里就两人,冷冷清清,连饭菜都是烧一顿吃三顿。
白芷小的时候带着大奶奶和自家奶奶的爱心投喂,一有空爱往三爷爷这跑,看他编小蚂蚱,小鸟。
“这孩子上次来说挣大钱了,送了不少东西。国栋看了牌子说老鼻子贵了。你说说这孩子给我这糟老头花些钱干什么,不知道自己攒点。”
三爷爷下巴扬起,眼睛里都透出亮光,说起白芷声调都提高了。
三家里唯一一个小孙女,白芷从小在他这就是独一份的宠爱,更不要说白芷对他又孝顺,每次回来都记着他。
在大伯看起来,三叔和自家妈没两样,都是白芷的头号粉丝。
尤其是三爷爷,三爷爷偏心眼都偏到胳肢窝去了。
过年过节小白芷在他那虽然拿的红包和大家都一样,但是国栋带回来的那些小零食全给白芷带回了家,两个堂哥都没份。
就连后来打家具赚不了钱,他只能走街串巷卖手工艺品,每次回来还给白芷带点街上的油条麻花小零嘴。
“扯远了,说说吧,白芷丫头需要我做什么?”
大伯跟着应和几声,“她准备建个新房子,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