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善老家在嘉兴,离上海不算远,但坐船也要一整天,这时的人又很少出远门,阿兰到了上海后,她夫家人绝对找不到她。本文搜:齐盛小说网 qishenpack.com 免费阅读
阿兰就这么开始了新生活,曾经骨瘦如柴一脸苦相的她,在桑家待久了,就变成了一个胖乎乎,脸上总是带笑的和蔼妇人。
做饭之余,她还帮着桑钱氏带孩子,桑学文和桑景云等人,都没少被她抱。
因为她没孩子,桑学文曾拍着胸脯说要给她养老,这事儿,桑元善桑钱氏也同意。
但桑家出事后,就养不起下人了。
阿兰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下人,她早年吃过很多苦,年纪大了之后身体不太好,因而现在只能给人做帮厨。
帮厨薪水很低,主家包吃住后,一个月只能再拿一个银元的薪水。
都这样了,之前桑元善去世,她还是送了两块银元并几个铜板过来,那是她全部家当。
这次中秋,她又来了。
“夫人,我带了一碗红烧肉两个月饼过来,给你们添个菜。”阿兰含着眼泪笑。
六十多岁的阿兰,看着像后世七八十岁的样子。
桑钱氏看着瘦了很多的阿兰,忍不住哭起来。
阿兰一个在厨房干最脏最累的帮厨的活儿的人,要弄到这么一碗红烧肉,可不容易。
桑家人都有些感伤,县城洪家,大家却都高高兴兴的。
洪掌柜的二儿子洪永祥从租界回来了,还带回来大包小包不少东西。
“小叔,小叔,你回来了!”洪旭一看到洪永祥,就炮弹一样冲上去。
洪永祥想像以前一样抱起洪旭,结果抱得很艰难:“阿旭,你又胖了!”
这年头胖是个好词儿,洪旭一点不生气:“我长大了!”
“对,你长大了。”洪永祥哈哈大笑。
洪旭又道:“小叔小叔,我给你看个好东西!”
“什么好东西?”洪永祥知道要怎么让孩子高兴,露出感兴趣的模样。
洪旭立刻就把自己跟姐姐一道做的小人书拿出来,宝贝一般递给洪永祥:“小叔你看,我姐画了一本小人书!”
这书是洪掌柜今日回家后,帮着装订好的。
洪兴纸号是百年老店,店里会出售账本簿子还有启蒙书,因而洪掌柜懂线装,会装订书册。
洪永祥一眼就瞧见书册上“三打白骨精”五个大字。
他看过《西游记》,洪旭二姐手上的《西游记》便是他送的。
他立刻就意识到,这是画了《西游记》里的一个故事。
将书翻开,里面图文并茂。
这小人书做得很精致,但真要说多么出奇,并没有。
可洪永祥,就是看得停不下来,等看完,他有些惊奇:“阿旭,你二姐这白话写得真不错,句读也用得极好!”
这书里的字并不多,但意思简洁明了,非常适合孩子看,那画也画得极好。
他家孩子能做出这么一本书,当真了不得!
第18章 这两个银元,算是预支的稿费。
民国的上海, 聚集着无数文人,这里的年轻人,更容易接触到新思想新文化。
洪永祥在清末, 就去了新式学堂读书, 这些年身为一个记者, 更是接触到了很多新思想。
他是一个提倡新文化的新式文人, 他所在的报纸, 也一直致力于推广白话,
他们刊登的政论文章和各种新闻, 都用白话书写, 力求在读出来后,“工商妇女幼稚”皆能听懂。
他们在报纸上,还一直呼吁要加强国民教育,只让人听懂是不够的,所有人都能“通文字”,才是包括洪永祥在内很多人的目标。
这很难,但他们一直在努力。
也因此,洪永祥很重视家中晚辈的教育,洪旭的大姐二姐,都在他的要求下,进入县城由女子办的私塾读书认字。
发现洪旭二姐洪玥喜欢看书, 他更是时不时带点书给她,并鼓励她每日阅读报纸。
现在, 看到洪玥画出一本小人书,洪永祥欣喜不已。
虽说这是从《西游记》里, 寻了一段简写出来的故事,但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能做到这一步, 已经非常难得。
这小人书,还让洪永祥想到了另一件事。
自进入民国,上海的学校,便如雨后春笋一般飞快冒出,其中小学是最多的。
现在,上海县城很多普通人家,都会让孩子去读小学,至少读完初小。
毕竟读初小,一学期学费不过几个银元,即便加上购买纸笔,花费也不算多,很多家庭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