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书帮

繁体版 简体版
求书帮 > 那寡妇发大财了 > 第157章 全镇的人都来了?

第157章 全镇的人都来了?

万事开头难,这生意,只要有了第一单,后头的单子接二连三地就来了。本文搜:看书屋 520ksw.com 免费阅读

那边吴杨氏的摊子热闹起来,有钱的吃粥,没钱的吃烧饼,别的摊子也陆续来了生意。

官道上走过路过的人,看到这边热闹,义诊的摊子前还排起了长队,好些忍不住好奇地都停下来看热闹,人气也就越聚越多。

郑亭长知道医堂今天过来摆摊子,趁着午休,他过来看看。

当他看到己经冷清许久的地方,一下子又人头攒动,人气又聚起来了。

他惊讶的同时,心里也很是高兴。

他就知道唐陈氏有办法!

他转了一圈,大家都各有各的忙活,都没几个人注意到他,他看着大家繁忙的景象,心里欣慰,也没有打扰大家做生意,就又背着手回镇上去了。

忙忙碌碌,又到了傍晚时分,官道上的人少了,这边的摊子也陆续收摊。

陈九月揉了一把有些酸痛的肩膀,看着罗西丫和孟娇在清点药物。

她走过去问道:“怎么样,今天的药卖得还行吧?”

罗西丫笑弯了眼睛:“都行,那些伤寒药,治咳疾的,还有治伤止血的药,今天拿出来的都卖完,收入有三两多。然后就是今天有一个走商,买了一瓶补药,5两银子。还有一个镖队的队长,买了10两银子的心疾药。”

补药和速效救心丸,药材成本都比较贵,所以卖价要比那些常用药贵上很多。

陈九月象征性地点了点头。

不到二十两银子的收入,看在别人眼里,那是顶顶好的收入,但这还不及医馆现在一天收益的五分之一。

没办法,可源就这样了,这些走镖走商的,大多数都是没什么钱的穷苦人家。

而医馆里,少不了那些冲着神医的名声而来的贵人,那些补药,救心丸,做工上更精致些,包装更精美些,就能卖上几十上百两。

没办法,阶层不同,消费就不同。

人家身上带着几千上万两的银票来看病买药,你要是只收人家几十文几百文的药钱,人家还以为你卖假药或是故意拿不值钱的东西敷衍他。

......

今天摆摊的事都很顺利。

杜氏她们几个都很高兴,能这样出来工作帮主家赚钱,比之前只在家做家务活更让他们觉得充实,这样她们就不会觉得自己是主家的拖累了。

每天巳时摆摊,傍晚收摊,也不影响她们把家里的家务活做好。

另一边,吴杨氏一家子在家数着今天收到的铜板,一个个脸上笑开了花。

卖粥赚的钱居然比卖烧饼赚得还多。

吴家人一个个都说明天要多煮两锅粥,今天卖到后头明显不够卖了。

吴杨氏当即给正兴头上的一家子浇了一盆冷水:“嘚瑟啥啊,今天别人家瞧见我们家卖粥卖得好,明天肯定有跟风的,别煮多了,到时候卖不出去,粮钱菜钱还得搭里头。”

吴家众人不免有些失望,但也不得不接受现实,毕竟他们家煮的粥、炒的菜可不像唐家的绿豆糖水那样,有独家秘方,别人模仿不来。

......

第二天,陈九月本打算今天就下医馆坐诊,摊位那边就让医馆的一个大夫带上一个药童去坐诊,另外卖药有杜氏,孟娇和罗西丫她们几个就行。

不曾想,巳时刚过没多久,跟去摆摊的药童就匆匆跑回医堂,向陈九月寻求帮助了。

原来,他们在官道口那免费给人看诊的事传了出去,今天他们摊子还没开摆,那里就己经排了好长的一个队伍了。

都是镇子上和镇子周边的居民。

陈九月:“.......”

这是她万万没想到的。她原只想做那些走商镖队人的生意,不成想本地人一听说免费的义诊,一个个都拖家带口地涌来了。

平时他们有点什么头疼脑热,这不舒服那不舒服的,都是先硬扛,等实在是扛不下去了,才会找大夫看病。

但光找大夫看诊,开方子,就得花去几十文钱的看诊费。

眼下不要钱也能看病,可不就相当于白捡几十文钱,占不到这个便宜等于吃亏了!

陈九月这会儿能说什么呢,难道能说他们只给外地人义诊,本地人不行,然后把他们赶回去?

当然不能这么做,除非他们医堂以后不想在镇上开下去了。

陈九月只能再叫了医馆的两名大夫,和三个药童一起去了摊位那。

就当是给本地人做一场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