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九月拿起老太太纳的鞋底。本文搜:看书屋 xqukanshuwu.com 免费阅读
紧凑厚实,上面的针脚细密有章法,显然是个熟练工了。
老太太看陈九月在打量她纳的鞋底,忙插了一句话:“我这鞋底在集上卖,也要5文钱一双的,现在给你3文钱一双,亏不了你。”
陈九月连说三声好,不用再另外找人了,她求之不得:“行,那就交给您做了,只是我们真挺急的,最好今晚上能赶出来。如果时间来得及,鞋子加鞋垫一并做了。针线我们自己带来了。您看,现在量身吗?”
老太太没有回答,手上却己经拿起簸箕里的布尺,走到唐明谨的身后,就开始量他的肩宽。
“肩旁放平,抬头,不要驼背……”
老太太进入角色很快。
一边量,一边用簸箕里的一根小炭木在唐明谨的那卷布上做记号。
“抬手抬手,双手平举,手放平放平,放平不是叫你抬高……”
唐明谨有生以来第一次量身做新衣,紧张得脑门上都是汗,但是脸上的欣喜和期待是藏不住的。
老太太也是个熟练工了,三两下就给唐明谨量好了。
她也不是个多话的人。
趁着日头还亮着,她开始摊开布料,用手丈量,用炭木标记。
看老太太做事严谨,收费也在陈九月能接受的范围内,按照她的效率,一天一套衣服应该做得出来。
陈九月打算把全家人的衣服都交给她来做。
她这么想着,也这么说了。
“婶儿,做好了这身,我们家还有五口人,都要做新衣服,我们家大人就我一个,还有几个十多岁的男娃,如果您不避讳的话,里衣也可以帮我们做!”
老太太手上一顿。
她抬眸,认真地盯着陈九月:“做完能马上结工钱?”
陈九月点头:“那是自然!”
老太太古井无波的双眼亮了起来。
“成成成,不避讳不避讳,我这个老不死的又不是什么大姑娘,有啥好避讳的。孩子们的身量尺寸你都有吗?”
陈九月难为情地摇了摇头。
原身都没给孩子量过身做过新衣呢。
老太太双眼亮晶晶:“方便回去把孩子们都叫来吗,趁现在还有天光,给他们都量了吧!”
陈九月有些犹豫。
“今晚您先赶我大儿子的,其他的明儿再……”
“没事儿”老太太打断了她:“耽误不了他的,说了明儿能给他赶出来就一定能,我们一晚上能赶两套!大江媳妇,出来一下!”
老太太冲屋里头喊了一声。
陈九月正疑惑。
从堂屋左侧的屋子走出一个腹部微微隆起的孕妇。
那孕妇看着不过十八九,脸上有着化不开的忧愁。
老太太抓着陈九月的手,语气殷殷切切:“这是我儿媳妇徐王氏,她向来体弱,做不了重活,平时都去接镇上布庄的绣活儿做。绣花绣鱼绣鸳鸯她都行,这些裁剪缝补的活儿更不在话下,你们把布料交给我们做,我们肯定能给你们做得又快又好。”
听闻自家婆婆的话,孕妇脸上的愁容立马淡了下去。
“我娘说的是,我这手针线活儿做得还行的。从小我家里所有人的衣裳都是我一个人做的,后来也跟着绣娘学了几年刺绣,您看,这是我自个儿绣的帕子。您看看我的针脚。”她递过来一块粗布手帕。
陈九月只瞥了一眼,就把手帕推了回去。
“不用看了,我信你们就是了。婶儿,先帮我量吧,量好了我再回去把孩子们都叫过来,顺便把家里的布料都拿过来。”
陈九月看出来了,这婆媳俩着急用钱。
反正她都要找人做衣服,找谁做不是做。
“诶,好好好!”老太太激动地马上拿起她的布尺,蹿到陈九月身后开始量尺寸,生怕晚一步陈九月就反悔了。
她从自己的簸箕里掏出一块方布,将量到的尺寸用木炭条记录在方布上。
老太太量好了陈九月的尺寸,记录好后,陈九月就领着大儿子回去了。
回到家,家里的孩子们还都在各忙各的。
“所有人都过来一下!”陈九月把孩子们都叫进了屋里。
此时,石屋里己经没有一点光亮了,大儿子举着火把给大家照明。
孩子们进到屋子里,看到床上五卷不同颜色的布料依次排开。
“娘今天去城里卖草药和蜡烛,卖了不少钱。娘给你们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