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夏玮昨天将清单交给谭毅时,上面第一个条件就是要经验足够的打铁匠人前来坐镇。本文搜:我的书城 3wwd.com 免费阅读
眼看着炼钢炉的火焰从赤红色慢慢变成了淡青色。
山谷内的温度也变得越发让人不适。
幸亏这个地形能将热空气从空中排出,不然的话,可没人能在炼钢炉面前多呆。
两侧的风箱还在不停的拉动,炼钢炉的温度持续上升。
宋博和吴氏兄弟们,时刻盯着里面的燃料情况,随时都要补充燃料。
其他人受不了高温,全都退到了峡谷两侧的远方。
“三位大哥,你们平时也炼铁吗?”
夏玮只感觉热浪阵阵袭来,便回头笑着问道。
“玮庶人,小人就是做这一行的。”
“可是这里的炉灶看着有些奇怪,要是继续这样风箱吹风。”
“再不断添加新的燃料……”
“若只是炼出铁水的话,炉灶内的温度早就已经足够了。”
“何必还要如此麻烦?”
何平疑惑道。
“是啊玮庶人,现在的炉灶温度炼铜炼铁都够了。”
“您这是要做什么啊?”
葛丰早就忍不住想要询问了。
“三位大哥,你们炼铜的炉温需要多高?”
“三位是如何判断炉温?”
夏玮笑着反问道。
古代没有温度计,所以无法准确的计量温度,他才有此一问。
“回禀玮庶人,您难道连炉温都弄不清楚?”
雷建听得眼神一楞。
“就是因为在下不知,所以才请三位大哥前来看看。”
夏玮倒也不装。
“玮庶人,小人铁匠这一行,都是依靠观察火焰的颜色和形状来进行温度判断。”
“如果出现青色火焰,燃烧的气体也是青色。”
“便意味着可以融化青铜和铁水。”
雷建回答道。
“那现在,炉灶中是否是青色火焰?”
夏玮赶紧问道。
他明白匠人的话,所谓的青色火焰便是炉温最高的时候。
能够融化青铜和铁水,那就意味着炉温足够1200度!
因为夏玮在前世曾经知道一句话,出自战国时的著作《考工记》。
最早记述了冶铸青铜的火焰颜色。
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气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
然后可铸也。
这里面的金与锡,金其实指的就是青铜。
石槽中,除了铁材之外,夏玮还专门放进去一些青铜和锡。
就是为了查看炉温的情况,如果青铜和锡都融化,便意味着温度已经提升到1200度。
但是要继续升温炼制钢水,那还得不断的加温到1600度以上才行。
“回禀玮庶人,现在这温度还差一点点就能融化铜和锡了。”
何平回答道。
“那就好,小子第一次炼铁。”
“还请三位大哥帮小子盯着一下炉温便可。”
夏玮放心道。
“玮庶人,您需要多少炉温?”
葛丰不解问道。
“融化铜和锡的同时,还得将铁材也变成铁水。”
“直到变成新的材料再说……”
夏玮无法解释炉温的温度,现代的温度单位,这个时代的铁匠们根本没听说过。
他也只能把温度这个计量单位暂时放在一旁。
只要将第一炉钢水冶炼出来,以后能融化钢材的温度,那就是新的计量单位。
三位铁匠听得面面相觑,好像听懂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听懂……
连着半个时辰的不断加温。
夏玮还让许芮宋博将石槽勾出来检查了一遍。
看到铜和锡已经融化,几段铁锭变得通红,即将融化成铁水的模样。
便能够初步判断,炉温已经提升到了一千二百度左右。
他让张文兄弟和吴氏兄弟继续拉动风箱,几个少年轮班前去抵抗高温。
幸好这个炼钢炉建造之处,夏玮就已经预防到了高温灼烧的情况。
所以建造炉灶时早有设计,倒也让使用风箱的少年不用担心太高的温度。
三位铁匠一直好奇的看着少年们的举动,时间在不断的流逝……
一直到中午时分,不停的风箱加温和放进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