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旧台戏(二)
虽说早上散步消食了,但到了午饭时分,几人并没有太大的胃口。
最后还是玉屏提议,不如先睡午觉,再起来吃午饭,然后下午在院子里讲点故事,消磨时光,明天早上再上金陵城区,游玩古迹。
客随主变,简易和边婳都没有异议。
等下午醒来时,桌上正好又摆满了一桌美食。
此时两人才反应过来,玉屏所谓先睡午觉的提议,只不过是为了将两人支开,然后自己独自准备餐食。
“今天的菜都不是外头买的,正儿八经我自己做的,你们必须得吃完!”
玉屏见两人走来,先把这餐饭的要求提了出来。
走近一看,好在量不是太大。
咸水鸭大约只有半只的量,味道并不是很重,只有些微微的咸香气息。
熏鱼也做了精致的摆盘,薄薄的几块鱼片,浓油赤酱,看着令人胃口大开。
还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江米扣肉,那亮的发光的扣肉,混着粒粒透亮的江米,即便裹着酱,也盖不住那米香。
清炖狮子头汤水清透,飘着几小圈的油,淡淡的肉香扑鼻,似乎还加了些说不出的调料,别出心裁。
还有一道梅香排骨,微微的酸气飘出,令人胃口大开。
玉屏给俩人分了清茶,又递上碗筷,还略带着些遗憾的说道:“可惜这个时令不对,如果是金秋时节,我非要给你们做个蟹黄面不可。”
简易接过碗筷,打趣道:“那我们秋天再来不就好了吗?不会这个小院度假体验卡,只能体验一次的吧!”
玉屏之前似乎没想过这个情况,突然茅塞顿开,开心地说道:“也是!你们秋天再来就好了耶!”
吃完饭,几人又坐在前面谈天说地。
“锵锵锵……锵锵锵……”
“砰砰砰……砰砰砰……”
突然传来一阵敲锣和打镲的声音。
原来是几位老人,扛着黄色和红色的小旗子,手里拿着锣和大镲,有节奏的发出声音,走过家家户户门前。
简易伸长脑袋,仔细看了看,然后有些讶异地和玉屏分享。
“咦?我还以为只有沿海部分地区,会用这种方式通知活动呢,原来你们这里也是这样呀。”
玉屏也有些吃惊:“你们那里也有这样的习俗吗?”
简易点点头道:“对啊,平时有什么游神活动,或者唱戏呀之类的,都会这样先过一遍,让大家知道要有活动了。”
“对对对!”玉屏有些兴奋,“就是要唱戏了,玉芳洲最出名的就是古戏曲了,玉芳洲的水榭戏台,那可是一绝。”
“但是已经好几年没唱过大戏了。”玉屏的神色之中,有些向往。
“我年纪很小的时候,村里唱过一场大戏,我至今都忘不了那个场面,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那年之后就再没唱过大戏。”
“而且我们村的人对此也讳莫如深,反正家长也不许我们问,这么多年过来,都只唱小戏,差了点意思。”
边婳听着玉屏语气里满是遗憾,突然就对这大小戏有了些兴趣,于是在一旁问道:“大戏和小戏有什么区别呢?”
“大戏呢,就是好多戏班子轮番上阵,乡亲们打彩,每一场休息的间隙,谁家出的钱多,就唱谁家点的戏。”
“然后这些钱,一部分给戏班子,一部分捐出去,以玉芳洲全体人员的名义做慈善。”
“大戏是要唱上三天三夜的,所以需要玉芳洲所有的村子都共同参与,那时,玉芳洲连续三天灯火通明,万家灯火不灭,很是壮观。”
“小戏呢,就是每个村子自己组织的,在村里的小戏台随便唱唱,看的人也不多,这小戏主要是为了村子祈福。”
“玉芳洲的每个村里,都有许多戏台,唱小戏的时候,每年会通过进宗祠问卜的方式,决定使用哪个戏台。”
“小戏就相对没意思了,只在白天唱,夜幕降临后便收场了,太普通了。”
简易没见过大戏,无法体会玉屏的向往与怀念,反倒是对这小戏,有些兴趣。
“那对我们这种外乡人来说,有小戏看看也不错啦,毕竟玉芳洲最出名的,就是古戏曲。”
玉屏眨了眨眼睛,对二人道:“那待会儿上村口看看去,公告应该已经贴出来了,到时候带你们看看小戏去。”
“好啊!”简易欢快应声。
晚饭前,玉屏独自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