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都不在乎最小的弟弟锁才的。山里的大哥一年到头都见不着面,老金一想到红林就又生了气,连个爹都不叫,这确实让老金很没面子的。锁才现在也开始淘气了,整天不睡觉,一直玩儿不够的,他最喜欢和两个大外甥一起玩泥巴游戏了。转眼间二女儿大女儿都当妈了,李景山给儿子起了个李贤的名字,本来想起个李毅,喜欢女儿归喜欢女儿。张红玉挺喜欢李贤这个名字的,将来儿子能出人头地最好了。赵梦吉给儿子起了个赵永辉,老金在娘的面前挑红林的理了,因为确实这段时间没有关心过弟弟妹妹们。其实老金只想让红林多关心关心金锁才,年龄相差这么大了。不过老金挑的也对,金锁才虽然姓了外姓,但还是张思睿的遗腹子,不是吗?他老金的工资几乎全用于吃喝,孩子们念书的学费用度了,老金的工资现在几乎也是月月光了。老金着急想给金锁才在局里弄套房子,想以后玉佩老金锁才他们仨单独住出来,跟这帮子没心没肺的孩子们一起,对他们多好,也换不来个好,这就是人性的邪恶。
“老金,你可别忘了咱俩的约定,红花红旗红美,必须高中毕业。”
当时答应了,那是看红旗红美年龄小,没想清楚,现在想清楚了,他的任务是让金锁才将来能考上学毕业才对啊。说实在,如果这些孩子个个都学习好,老金一个人的工资真供不起啊,不过红美红旗红花脑子天生聪明,都是学习的料子,这都愁死老金了。
红花让老金看到了阳光,看到了希望,主要是红花太愿意在外面出风头了,是学校里的积极分子标兵。红花心里的大哥正在变化,大哥到山里头也身不由己,也会变化的,越来越回家的次数少了,而且大哥的心思好像也越来越没在家里的妹妹弟弟身上了,最后一次张红林给娘弟弟妹妹们买了十几斤刀鱼解解馋儿,谁知道呢?红利开了玩笑,把墨水瓶放在了厨房的锅台上。红林一心想要做好那个鱼,没注意把墨水瓶儿当成了酱油了,急得红美哭鼻子。红美现在也不再像过去死缠着红林了,上了小学了,似乎懂事儿了。现在三姨想笑,刚开始要保卫爹遗产的大儿子,早就失去了照顾自己弟弟妹妹念书的勇气啦,越想黄玉环越得意,不过弟弟黄玉民借了不少外甥的光,弟弟同俩姐姐漏了口风,大外甥现在好像和一食堂管理员的大姑娘有点那个意思,三姨呢?急急忙忙给给姐姐递了消息。
林业局里现在挺闹腾的,地方上也挺闹腾的,一总部二总部无论怎么闹腾都喊着毛主席的口号,现在明白了吗?文化大革命。要不老金怎么怕张红花呢?张红花可是林海中学的积极分子,准备要去北京天安门呢。一场政治全民参加的文化运动,当然了局里有几位领导受到了批斗,还是蒋局长根红苗正,他作风太硬朗了,政治觉悟又高,丝毫挑不出老红军蒋局长的毛病。不过局里的一些工作还处于停摆状态。这种风气也到了山里的林场里,几乎都是喊口号,一总部二总部各说各的理,但都喊着毛主席的口号。有趣的事情发生了,红林和宿舍的工人们是一总部,而郭金玉竟然是二总部,但这不影响彼此间的爱情传递,而且文化大革命给一些政治投机分子钻营权力的机会。
林场里的大食堂照旧从早到晚为工人们做出最可口的伙食饭菜,工队的工人们照旧上山开拖拉机,照样用油锯伐木头。现在,来自上海的陆石头,还有李玉清,李笠文夫妇又为自己的前瞻性到艰苦的地方工作感到幸运,太幸运了,比下乡的知识分子待遇好多了。知青下放到农村,只为普及中国的文化教育,知识分子深入到农村,又对当地的教育和文化发展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林场里工队工人们都发了毛主席的像章,那个时代毛主席像章还有青花瓷做的,肯定是景德镇烧烧制的,戴在胸前非常漂亮。有的爱好者会收集上百个像章,以留作纪念。胸前衣物上别上毛主席的像章出门跳舞,跳忠字舞,看露天电影《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
张红花去北京到了天安门,参加了活动。红花自个儿决定一定要去农村里,知识青年下乡,给农村送去文化和教育。黄玉佩很担心这个女儿过于激情的头脑,为什么红花没有大姐姐,二姐姐那样的理性呢?
林场里来了书呆子,无论什么时候都拿着书在读,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梦想,只要高考又开始,他马上参加高考,在工作劳动之余就会发奋学习物理,化学,数学,语文。所有的工队工人们都嘲笑书呆子到了大山里还想什么大学,书呆子会反击的说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这一切都是爱情的影子而已,还是要进入爱情本身的实质当中吧,爱情恋爱需要空间,没有空间就创造空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