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书帮

繁体版 简体版
求书帮 > 三国聚宝盆,一分钟一两银 > 第64章 妇人之仁

第64章 妇人之仁

吕布还想说什么。

董卓肥硕的脸上满是不耐烦。

“奉先啊,你还是太年轻!妇人之仁要不得!这群刁民,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立威!哼,等老子控制了这瘟疫,再慢慢收拾他们!”

“可是……”

吕布还想再劝,却被董卓粗暴地打断。

“好了,奉先,此事不必再议!你还是先去操练兵马!”

吕布无奈,只得抱拳领命,转身离去。

董卓望着吕布远去的背影。

“哼,竖子不足与谋!”

他转过身,对张济说道:“你速去安排,将城中所有感染瘟疫的病人,全部集中到城外乱葬岗,一把火烧了!”

张济闻言,心中一惊,连忙劝道:“相国,万万不可啊!如此一来,岂不是要激起民变?”

董卓冷哼一声:“民变?哼,他们敢!老子手握重兵,还怕他们不成?”

张济还想再劝,董卓却已经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好了,就这么定了!你下去安排吧!”

张济无奈,只得领命而去。

是夜,洛阳城外,乱葬岗上,火光冲天,惨叫声、哭喊声响彻夜空。

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跪在乱葬岗外,撕心裂肺地哭喊着。

“我的儿啊!我的儿啊!”

守卫不耐烦地将她推倒在地。

“滚!再不走,连你一起烧了!”

老妇绝望地瘫倒在地,眼睁睁地看着火光吞噬了她的儿子,也吞噬了她的希望。

洛阳城内,百姓们人心惶惶,怨声载道。

“董贼!不得好死!”

“杀千刀的董卓!你不得好死!”

“推翻董卓!推翻暴政!”

……

第二日早朝,金銮殿上,气氛凝重。

文武百官一个个噤若寒蝉,不敢言语。

唯有司徒杨彪,须发皆白,却依旧精神矍铄,他向前一步,躬身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刘辩问道:“司徒有何事?”

杨彪沉声道:“臣闻昨夜城外火光冲天,惨叫连连,不知是何缘故?”

董卓闻言,霍地站了出来,肥硕的身躯如同小山一般,挡在了杨彪面前,他瓮声瓮气地说道:“司徒大人有所不知,昨夜城外焚烧的,乃是感染瘟疫的病人。本相国也是无奈之举,为了保全城中百姓的安危,不得不如此。”

杨彪毫不畏惧地与董卓对视,说道:“相国此举,治标不治本!瘟疫肆虐,当务之急是寻医问药,救治百姓,而非一味地掩盖真相,草菅人命!”

刘辩闻言,心中一惊,问道:“相国,司徒所言,可否属实?”

董卓冷哼一声,说道:“陛下,老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难道为了那些染病之人,就要置整个洛阳城的百姓于不顾吗?”

袁隗颤巍巍地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老臣以为,司徒所言极是。相国此举,实乃下策。瘟疫之事,当以救治为主,焚烧病人,只会激起民愤,于事无补啊!”

董卓闻言,斜睨了袁隗一眼,冷笑道:“太傅大人,你老了,就好好在家养老,这些事情,就不劳你费心了!”

袁隗老脸一红,却又不敢反驳。

这时,徐荣也站了出来,抱拳道:“陛下,臣以为,相国此举,过于激进。瘟疫虽然可怕,但并非无药可医。臣建议,广征天下名医,前来洛阳,共同研制治疗瘟疫的良方。”

刘辩闻言,眼前一亮,说道:“徐爱卿所言极是!不知徐爱卿可愿担此重任,为朕分忧,为百姓解难?”

徐荣抱拳道:“臣愿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董卓脸色铁青,怒视着徐荣。

……

刘辩草草结束了早朝,心绪烦乱。

正朝着宫殿走去,身后传来一声呼唤。

“陛下留步!”

刘辩回头一看,是张让。

“张常侍有何事?”

刘辩强作镇定地问道。

张让躬身道:“太后宣陛下前往永寿宫觐见。”

刘辩一路心事重重地来到永寿宫前。

宫殿的大门紧闭,两侧侍立的宫女太监们低眉顺眼,鸦雀无声。

刘辩深吸一口气,进了宫门。

何太后凤目含威,盯着刘辩,厉声道:“哀家听闻,你竟然将控制瘟疫如此重要之事,交给徐荣全权负责?你可知他是什么出身?不过一介武夫,怎能担当如此重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