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财物
建成的大观园,本就香烟缭绕,华彩缤纷,处处灯光辉映。更别说元春到来当日,时时细乐声喧,知情的丶不知情的都得感概一句“太平气象,富贵风流”。
但元春站在这片繁华之上,身边前拥后簇,她想的却不是喜悦,反倒想着它费了多少功夫,又散了多少钱财。
府内的财务不容乐观,她入宫前就是知晓的。眼下为着自己归省,却又不知晓丢了多少进去。
思及这些,就难免心情不愉。可又想起今天是难得团聚的日子,元春微一摇头,便舍了这些心思,反过来想着幸好自己在宫中,还能多帮衬贾府。
一眨眼,又见宝玉满脸兴奋的模样,她就将忧愁丢在脑后,登时喜上眉梢。
贾宝玉自是极兴奋的。他爱这恰到好处的热闹景象,也爱在这热闹景象里喜笑颜开的姐姐妹妹们。
而若是问他更爱的,那自然是后者。倘或能让姐姐妹妹们开心一世,他便是舍了这繁华,也是心甘情愿的。
这样想着,宝玉脸上渐渐带了些痴意。幸亏有元春叫他上前问话,否则也不知他会呆到何时。
元春问的,也不外乎学业丶身体之类,宝玉自是不会像面对父亲问话时那般害怕。他态度大方,神情自然,颇显出几分侃侃而谈的气势,倒叫贾政高看两眼。
与他谈完,元春才转向其他兄弟姐妹。她的视线一一扫过迎春丶探春丶惜春等人,见她三人虽是佯装泰然,神色里却都有些惧意,遂难免在心中慨叹。而当她最后将视线落在宝钗丶黛玉身上时,见二人神色淡然,不似作伪,自然高看二人两眼。
这等高看里,却也不只是欣赏。
府里上下都知晓,她和宝玉的姐弟感情是极好的。但唯有她自己心底才明白,身份上,她虽是宝玉的姐姐,但因着年岁相差甚远,并且自小携着他长大,再加之自己也无子,总是多少存了几分将宝玉看作自己的孩子的心态。
正因此等不足为外人道的心态,她打量钗丶黛二人时,隐约便藏了一些为宝玉谋划婚事的意味。
只是旁人未曾察觉出来,而她自己也不会直说。一应俱全地给了赏赐,便听执事太监高喊着“时已丑正三刻,请驾回銮”,就又是一番难舍的离别。
她忍着自己的不舍之心,回身上舆。
贾母望着逐渐远去的车马,生出不舍之意涌上心间,因见着身边的诸多子孙,才稍微缓和。
但她神色里总还是显出些疲倦。
见此,王夫人搀着她回了房,留下众人,戏耍的戏耍,打扫的打扫,各有各的繁忙。
唯独长生坐在华亭内,一言不发。
许是因为热闹和欢快之后突然袭来的冷清,“盛极则衰”四字无来由地冲进他的脑海。
他不由得想着,若是明日贾府忽的倒了......
长生闭了眼,不愿意想象那副场景,在心底叹道:虽然可能是杞人忧天,但倘或当真天塌了,有准备总比无准备好。
因此,他起身,预备稍微提醒府里管事的王熙凤。
到账房的时候,屋内已有人候着,听声音似是吴新登。
索性长生也不急,便拦住了想要通报的小厮,在门外等着。
屋内的声音最初极小。可随着日头的向后推移,女人的声音先是陡然加大,之后就是夹杂着怒气的责骂和讽刺,再往后女人的声音渐低,就再没发觉出什么异常了。
长生是在屋外等着的,通常来说是听不清内声音的,但因为王熙凤的声音太大,他难免也断断续续地听到了一些。
若是其他,他或许还不会在意,但因着王熙凤时不时就提及“一笔横财”丶“大半”,他的心咯噔一下,显出诧异。
府内收入及用度都是有定数的,平常哪里有“横财”一说呢?如果一定要说能算作“横财”的物什……
他脸色一沈,登时想起贾琏负责带回贾府的林家财物。
不多时,吴新登出门,面色含着隐忍,显然是对凤姐不满却又无可奈何。见着长生,他规规矩矩地行礼,而见长生无心闲聊,遂先行告辞。
长生入了门,见平儿在凤姐身旁,便驱了其他下人。登时有些气急攻心,竟然直接质问:“林家的财物,你可是挪用了?”
先前,王熙凤见他进门时便面色不愉,又观他驱散下人的举动,便知晓他有事询问,心底早已有所预备。
可听他质询的是此事,她搭在算盘的手仍是微顿,即刻却又恢覆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