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时,为保证用苗量,会加大播种量。
待苗长出后,会剔掉过密、弱小、有斑的苗,同时,补栽未出苗的空地。
被剔掉的豆苗,不会被浪费的,会拎回家择净炒着吃。
骑到陶洼时,沈青下了车,拎着篮筐剔豆苗。
剔时,左手按住泥土,右手贴地捏住豆茎,向上一提,薅出黄豆埋在地下的茎和根。
此法,不破坏土壤结构,亦不伤害其余豆苗。
碰到未出苗的空地,沈青就用小铲挖坑,挑些茎又肥又长的豆芽补种。
打地里冒出来的豆芽,和菜市场卖的豆芽,长得不太一样。
菜市场卖的,瓣黄茎白须少,打地里冒出来的,见到了阳光,进行了光合作用,瓣绿茎长须多。
口感嘛,一个爽脆,一个韧香。
沈青只在斜坡上,种了点大豆。
是以,没过一会,他就剔完了豆苗。
高粱,也需要剔苗,一个坑,只留一株苗。
不过,眼下,高粱苗还太小,再过个十天,长齐4片叶子,才能够剔苗。
于是,沈青拎起半筐豆芽爬上坡,骑着二八大杠回了自家小院。
大黄飞奔上前,尾巴摇得欢实,哼哼唧唧,绕着...二八大杠打转?
沈青卸掉车后座的甘草,“大黄,你喜欢自行车?”
呜汪---
大黄兴奋的吠叫一声。
这年头,自行车需凭票购买,买完,需上牌、打钢印、办绿本(自行车执照)。
自行车票,属稀罕物。
无票者,想入手自行车。
要么,花大价钱,从黄牛手里,买一张自行车票,再揣钱去车行买车。
要么,跑废品收购站、修车铺,淘自行车的零部件,等攒齐一整套,花钱找人组装,再去镇上办证件。
前者费钱,后者耗时。
但乡户家的自行车,大部分是‘攒’来了,甚至,有人连证也不办,若骑车上路时,碰到有人查证,就递根烟糊弄过去。
沈青揉了揉狗耳,“等咱家有了车,我载着你去兜风。”
大黄开心的撞蹭主人小腿。
沈青剪下一半的甘草根,扔到晒布上晒,又将三株甘草,栽种到菜园的西南角,方推车去了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