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洛琳和大郎赶着牛车朝着县城出发了。一路上,洛琳碰到好几波穿着破破烂烂的百姓向县城方向走着。
洛琳和大郎心情沉重,看了别的地方已经要坚持不住了,大郎扬鞭加快了牛车的速度,等他们到达县城时,城门口排了老长的队,洛琳和大郎排在队伍里,听着旁边人们窃窃私语。
了解到已经有好多难民往这边来了,只是县令提高了进城的银钱,所以好些难民绕过了县城去了州府。
很快就轮到洛琳他们进城,洛琳麻溜的交了钱,守城的兵丁不耐烦的挥手让洛琳他们赶快走。
大郎赶着牛车进入县城,直奔粮行而去。此时的县城虽然也还是热闹,但是洛琳能感觉出这里面带着一股子急迫的感觉。
二人来到粮行,粮行外面也围满了人,大郎挤进人群打探了下今日的粮价,此时的粮价比之前他们买的时候贵了三倍,现在新粮300文一斗,陈粮260文一斗。
大郎知道价格后连忙挤出人群,向洛琳方向而来。
“娘,现在的粮价比之前的贵了三倍多,咱家还买粮吗?”
洛琳想了想,“不买了,咱们去买点过年的东西吧。”
大郎听了欲言又止,只是见洛琳已经坐回了牛车,只好牵着牛车去往别处。
很快牛车上多了一些东西,这次洛琳并没有多买,只是买了些过年用的着的物品,之后就让大郎出城回家。
大郎很是不解,为什么这次娘这么着急,难道是家里没钱了?
大郎带着满肚子疑问出了城,洛琳自然看的出来,只是在县城人多眼杂,洛琳怕隔墙有耳,所以并没有给他解释。
等上了大路,洛琳这才看向大郎,“怎么,想不明白?”
大郎挠挠头,“娘,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次您这么着急的出城,难道是咱家没钱了?”
洛琳看了看大儿子,这个大儿子从小性子就老实憨厚,她说什么他就去做什么,从来不打折扣,不像老二,那是个奸滑鬼。
洛琳不再为难大郎,而是开口解释道:“咱们家的粮食你是知道的,最少可以够咱家吃到明年秋天,所以咱们家买不买粮的其实没多大关系。”
大郎点点头,同意娘的看法,然后又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可是娘,不是粮食越多越好吗?”
“对,平时的时候粮食越多越好,但是现在咱们根本不知道明年还是不是灾年,如果明年还是灾年,那咱们都有可能去逃难了,再买这么多粮食,到时咱们根本运不走的,而且粮食多了,在路上就是个妥妥的肥羊,谁都想咬一口。”
大郎面色沉重,“已经这么严重了嘛?”
“是呀,你没看到今天路边的难民吗?唉,多灾多难呀。”
“对了大郎,一会到村后不要先回家,咱们去一趟老村长家里,告诉他这个消息。”
“好的娘,”之后大郎加快了牛车的速度,而洛琳则在思考是不是要再买一个车架子,她空间中收了二百多匹西域马,养在空间也是养着,不如弄出来一匹拉车?
可是随即她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这样太张扬了,在逃难的路上这就是明晃晃的靶子。
就在洛琳规划未来的时候,大郎赶着牛车进村了,等洛琳察觉牛车突然停了时,就听到大郎在喊她,洛琳往前一看,原来是已经到了村长家门口了。
洛琳让大郎在外面看着东西,而她则走进来村长家。
村长媳妇见洛琳来了,连忙往屋里让,洛琳也和村长媳妇客气着,“婶子,你不用客气,我是来找村长叔的,他在家吗?”
“在呢,他洛嫂子,快进屋,外面冷。”
洛琳和村长媳妇进了屋,此时村长已经在里屋走了出了,“洛氏快坐,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村长叔,我今天和大郎去了一趟县城置办年货。”
“哦?”老村长诧异的看了眼洛琳,他没想到洛琳这么早就去置办年货了。
“是县城出了什么事吗?”
洛琳面色沉重的点点头,“唉,一路上到处都是难民,而县城把进城费又提高了,难民们没钱进城,就只好绕道去了州府。”
“已经这么严重了吗?”老村长自言自语的说道。
“还不止这些,县城的粮价涨了三倍有余,而且听说现在粮价一天一涨。”
“三倍?”老村长震惊的站了起来,村长媳妇也捂住了嘴,不让自己惊呼出来。
“老头子,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