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此进行高档消费本就不足为奇。
可是在仔细观察之后,剑秋却又发现真实的情况和自己的推测大相径庭:那些出手阔绰竟然都说着一口纯正的本地口音。而旁边那些少见多怪的惊叹者,才大都是说着各种各样的外地话的旅行者。
剑秋又看了一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并非孤例。在这里,本地人的消费能力往往比外地游客更强。甚至于在蜃城,辨别本地人和游客的最快办法就是看他们掏钱时的样子。如果付钱时不问价格,绝不还价的一定是本地人,而外地人在掏钱时则被表现得呆头呆脑,甚至被昂贵的物价惊到。
也就是说,蜃城做为一个旅游城市,本地居民的消费能力,竟比那些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更强!
剑秋的好奇心越发重了起来,他发现蜃城这座城市的确处处透着新奇。比如说,那些出手阔绰的本地人在消费时,往往使用的都不是现金。而是由卖场的服务人员递上一个小小册子,由购买者在册子上记录下消费金额,在签字画押,最后在印上自己的私人信章。便能拿走那些价格不菲的货物。
剑秋一连走过好几家店,发现那些进行着高档消费的本地人都是这样完成交易。终于忍不住好奇心,向他们打听起缘由。
而那个被他请教的本地人,则是忍住笑,好不容易听完了他怪里怪气的外地腔(剑秋生于豪南界徐图城、成长于云梦界白叶山、后来又学了些大秦东部神冢山和西部沙塞界的方言。因此口音复杂,腔调奇怪。)然后从嘴里啐了一句:
“哪里来的土佬?听不懂在说什么?”
剑秋张着嘴愣了半天,等他反应过来时,那人的背影早已消失在人潮之中。
好在剑秋平常都是一个好脾气,被人耻笑也并不以为意,又接着和人打听。好不容易在卖场里遇上一个碰上个无所事事的服务员,也许是出于职业要求,人家才耐着性子和他解释:
“你们外地佬不懂的,我们蜃城人出门,嫌带那么重的银子沉死了。所以我们花钱都是用蜃城银号的金录册子记好了每月的花销。然后月底把钱送去蜃城银号就好了,很方便吧?”
“看来那本小册子就是他所说的蜃城金录了。”
剑秋感觉有些不可思议:“那…那怎么可能?商家不怕赖账吗?”
“商家怎么会怕赖账?蜃城银号早已经为我们付了款了,我们只是把钱还给银号而已。”
“那…那”剑秋有些怕激怒人家,小心翼翼的思索着措辞…
也许那个服务员经常回答这类问题,一眼就看破了剑秋的心思:
“你是不是想问,那蜃城银号借钱给我们,难道不怕我们跑了,他们没处要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