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击,尝遍酷刑,不曾出卖弟子,不幸死于肉食者之手。
石坚炬子死后,帮会一度一蹶不振。三四四年,石炬子师弟武千乘访遍名师,梦悟神机,领悟神术:“妙法莲华”,修为大进,当世无敌。于是继承炬子之位,以一身法力鏖战江湖,重振帮会。
武炬子雄才大略,掌权后率帮会之众重上光明崖。祭天拜地,重整帮会秩序,确立本会以法眼为名。传下妙法莲华之术,为本门炬子修炼神功。并立下门规:凡为法门弟子,须信服法眼之名。锄强扶弱,天下为先。不为富贵所动、不为威武所屈。遇人有难,须以全力相助、遇事不公、必挺身而出。天下弱者,皆为法门兄弟,必助之、天下恶者,皆为本门敌仇,必除之!
武炬子门规严谨,门徒皆敬服。三五零年,法门已是枝繁叶茂,会众满天下。大源水师远征海外异族,大胜而归。皇帝将西北大片土地赏赐出征将领,致使西方农夫失地者无数,沦为流民。武炬子乘势揭竿而起。组建义军,以法眼为图腾,号为天下黎民找寻出路。立时天下响应,从者如流。数年间席卷西北,民众尽入法门,还地归农,公卿尽死。
至此以后,法门子弟麇集西北,虎视天下。东方君臣无不胆寒。东吴贵族又起异心,举兵割据一方。大源帝国就此分裂。
帝国历三五三年,法门有一舵主秦宗,屡立战功,大权在握,武炬子逐渐势微。秦宗竟领十万会众,叛出法门,占据庸凉府自立为王。反攻法门同道。武炬子率会众与之激战,秦宗无耻,勾结东方贵族突袭法门。武炬子大败,武炬子欲率残部退守巴蛮,途中却遭秦军伏击。炬子唯有传位于第三代炬子薛伏,独身断后,掩护部下突围。最终力战至死,以身殉道!法门再次几近覆灭。
……
剑秋的的牙齿格格打颤,不是因为寒冷,反倒是因为激动。如今他所看到的,竟是一段被全然抹去的历史。他从前从不知道,原来两百年前,大源帝国的分裂,竟然与法眼会有如此深切的联系。以至于如今自己所在的大秦王国,也是出身法门的叛徒,窃取了法门的胜利,方才建立。
难怪数百年来,列国诸王,都不遗余力的想要剿灭法门。他们想要抹杀的,不止是当年法门振臂一呼,覆灭帝国的力量。更有他们趁火打劫,鸠占鹊巢的劣迹。
剑秋强忍着激动,继续看了下去:
武炬子死后,法门残余退往巴蛮。秦国叛逆见无法消灭法门,便向新炬子示好,想与法门和解。薛伏炬子本欲接受秦国和谈,休养生息,蛰伏以待时变。不料法门历经大难,多般势力抬头。其中一派认为炬子与大部分会众过于软弱,方才被小人背刺。拒绝和谈,要求以极端武力对抗叛徒与东方贵族的围剿。薛炬子无法压制这一派,因此此派就此脱离法门本部,外出征战,从此只奉法眼之名,却不再服从炬子号令。后世便称此派为“金刃派”。
而留在薛炬子身边的会众,却认为若是与秦国叛逆死战到底,法门绝无生机。反而主张蛰伏于民间传教。藏身于民,法门方能生生不息。后世便称此派为“山雾派”。
山雾派与金刃派割裂之后,又有一失势贵族,无意间受法门教化,决意入我法门。自此以后,法门教义便在诸国贵族间流传,数年之后,竟又成一派,被我法门吸纳,世人呼为:流水派。
流水派与金刃派势同水火,初期时常争斗不断。为避免法门再次分裂,全凭山雾派与代代炬子从中斡旋,三派方才流传至今…
……
剑秋置身于黑暗之中,一连几个时辰也没有挪动过位置。金色的光芒洒在他的肩头,宛如圣洁的神像。
法眼纪年,是法眼会历代炬子将自己在位期间所经历的历史如实记录的一部奇书巨着。由于法眼会势力庞大,每一任炬子都拥有凡人无法想象的情报资源。因此记录下的历史翔实无比。再加上所有的阅览者都是经过了上代炬子认可的接班人,炬子们也不必在自己手写的历史中撒谎。因此每一次记录都无比真实,甚至于它的可信度超过了列国的历史。
直到剑秋终于将整个法眼纪年看完,金光渐渐消散,室内重现黑暗。两百年的历史真相已经被他尽数记在心里。
剑秋似乎忘记了身体的疾病与伤痛,他慢慢从石床上起身,打开了安全屋的小门。外面的时间已是早晨,第一抹阳光洒在他的脸上。剑秋忽然有些头晕,一夜之间,恍如隔世。
奇怪的是,剑秋彻夜未眠,却仿佛刚从一场大梦中醒来。
如今,他已经是这世上知道秘密最多的人了。他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