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那人又被新欢甩了,竟然眼巴巴地又来找陆虹笙来,被陆虹笙打出家门后,半夜从院子翻进家来,把自己的那只狸奴又抱走了。陆虹笙气不过,直接告到了肃政台。这下子他们两可在京官里出了大名,和离的两人因为一只猫对簿公堂,在辛周也是史无前例的。偏生那人有个交好的肃政大夫,说陆虹笙胡搅蛮缠,上书弹劾陆虹笙——
“原本我这么鸡毛蒜皮的事情,圣人根本不会知道的。他如果不弹劾我,只是把我的事情压着,我其实也没辙儿。结果这么一弹劾,你猜怎么着!”陆虹笙讲时根本没有跟前夫为了一只猫扯皮的愤怒,只有一种分享胜利果实的喜悦,“那会儿田大人刚得圣人青眼,那封帖子直接到田大人手里了。到了田大人手里,田大人转手就给了圣人。圣人当时就给了那个狗男人两个选择:要狸奴,还是要官服。”
“他肯定选了官服。”杨菀之听陆虹笙讲的那样精彩,水盆羊肉都顾不得吃了,半天才塞进嘴里一口。
“那当然,他也是寒门出生,吃了那么多苦才考取的功名,他舍得吗?”陆虹笙笑道,“然后他就灰溜溜地又把狸奴送回来了。”
只是吃完这顿水盆羊肉,没两天,陆虹笙就走了。启程前,还向柳梓唐狠狠了解了一通杭州府上下大小官员的情况,颇有一副非得在余杭郡干出点名堂来的架势。只是她一走,杨菀之在大兴城可就彻底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了。
太初七年,天子万寿。辛温平在含元殿宣布了一件大事。
将大兴城改名为长安。
“太祖开国,至今七十年,辛周各地广修营造,可谓大兴土木。然百姓疲惫,工役劳苦。自明年起,辛周各地不再修筑庙宇、官舍、宫殿、高楼,转而疏浚山川、屯垦良田。朕将大兴之名改为长安,意在辛周长治,百姓久安。”
她说时,目光扫向殿前的杨菀之。杨菀之正含笑看着她,满脸都是欣慰。杨菀之虽然是营造司出身的冬官,可她也知道,如今的辛周需要的不是营屋造房,而是更加利于民生的水利、屯田。窦漪也是一样。长安、长安,这是她们共同的愿景啊。辛周的冬官当然会一直存在,匠人不会因此消失,而会为辛周创造更多真正有价值的造物,而不是——那高高在上的明堂、华丽森严的在明宫、流光溢彩的潮神庙……
“砰——!”庆祝天子万寿的绚烂焰火在在明宫外绽放,所有的官员都转头望向那夜空中的烟花。她们都在看,看她们一点点营造出来的,长安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