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章 汉普顿宫
这么多年来,英国国内的各派势力在克伦威尔的统治下敢怒不敢言,为了保全自己只能忍气吞声,苦苦熬着。3??看:书??屋<\<小:¥说>?;网??£ _?首|发?.
终于熬到了克伦威尔去世,等到克伦威尔一死,一直压在他们头上的大山总算消失,这些人也开始蠢蠢欲动,起了别样的心思。
之所以他们反对理查这个新的护国主,其实并不是对理查这个人有什么看法,而是不想再在自己头上有一个拥有极大权力压制他们的护国主在。而提出迎回查理二世,把权力交给国王,也不是这些人真的对查理二世有什么真正的忠诚,实际上是打算用这个方式来恢复之前英国政权三足鼎状态,从而恢复他们的权力罢了。
换句话来说,这一切都是出自于政治目的,其实谁当国王对他们来讲都没关系,只要这个国王是合法的,而且能确保他们的政治权力,不再如同克伦威尔那样压制他们都行。而且理查的能力和威望远不如克伦威尔,再加上他的手段也不足,把理查赶下台去,再把国王迎回来,这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其有利的。
在这种情况下,理查怎么甘心丢失手中的权力呢?哪怕就算挣扎也得挣扎一番,更何况他手中还有军队呢?
双方的矛盾和裂痕越来越大,教士、贵族甚至国会都团结起来,理查已被逼到了悬崖,眼看着大家都按捺不住,内战一触即发的时候,突然南边的传来了查理二世登陆多佛的消息,随之而来的还有查理二世在多佛的演讲内容传出,这一下就给了贵族们充足的理由和信心,许多人第一时间就表明了态度,支持查理二世并且驱赶理查这个护国主下台,让英国重归国王的统治。
面临这个危机,理查不甘心束手就擒,他恼怒之下直接用手中的兵权进行镇压。可这些贵族包括教士也不是吃素的,他们联合起来也组成了军队,直接和理查的军队进行抗衡,一时间双方大打出手,战况激烈。
就在这个时候,在多佛呆了一周左右的查理二世动身北上,打着他国王的旗帜带着他的军队浩浩荡荡朝着伦敦进军。e萝=:?拉*{小<±说?2 ?3更=新|最?÷÷快1/°
进军的一路上,查理二世由于多佛演讲的内容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不断有各地赶来的贵族军队和骑士们加入他的军团。仅仅几日过后,他离着伦敦还远呢,查理二世的军队就达到了五千多人规模,而跑来效忠他的贵族也多达数十人,其中不仅有子爵、男爵甚至骑士这样的低级贵族,就连伯爵这样的高级贵族也有好几人,甚至连伦敦那边的世家大贵族都派来的使者,直接表示对国王的效忠和支持,表态愿意支持查理二世复位。
在这种情况下,查理二世的声势无二,随着更多的人陆续站队到了国王这边。而作为护国主的理查却陷入了极端的困境,他虽然动用军队来压制“反叛者”,可是他的军队中却有不少人表示出了不同意见,尤其是在国王复位的呼声越来越高情况下,他非但没有压制住对手,反而使得他派出去的军队成建制地转投到国王一方去了,这让理查不由得绝望了,更想不明白为什么情况会变成这个模样。
等到查理二世即将抵达伦敦的前几日,支持不下去的理查见大势已去只能承认失败,趁着查理二世还没抵达伦敦,自己手里还有几百忠心部下的机会,收拾了细软仓促逃离了伦敦,在港口登上了一条船离开了英国,直接跑到了海峡对面的法兰西流亡。
理查前脚一走,后脚英国国会就得知了消息,连忙宣布国家恢复君主制度,同时派人前往南方迎接国王陛下的抵达。
等国会的使者赶到查理二世的所在时,这时候查理二世已拥有了一万多人的军队,声势浩大,离着伦敦仅只有两日的路程。
当伦敦来的使者见到了查理二世,向他递交了国会恢复君主制的决定文书,并且单膝下跪以臣子觐见国王的礼节对查理二世行礼的时候,查理二世仿如置身于梦幻之中一般。
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恢复王位会如此容易,更来的如此之快。,搜·搜-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原本查理二世还做好了在伦敦南部和理查的军队决一死战的准备,但没想理查这家伙居然连夜跑了。
理查一跑,国会通过了恢复君主制的决定,也就是说他一直梦寐以求的事彻底成了,现在只要他进入伦敦,回到王宫,然后正式复位登基,那么他就是真正的英国国王了,而不是之前只有国王名义并流浪海外的逃亡者。
汉普顿宫,这里是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