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驻军
虽说莽白和东吁王朝的前几任国王想法是一样的,缅甸和大明的宗藩名义基本已名存实亡,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向大明进行朝贡呢?何况莽白一心打着重振东吁王朝的想法,这些年琢磨着等自己继任国王之位后不仅要整顿军事对周边国家发动战争,更算计着大明在云南的领土呢,要不然当初缅甸也不会和沙定州暗中眉来眼去,谋划出兵云南的打算了。~x/w+b!b′o¢o?k_..c/o`m,
但现在汤嘉宾被当着莽白的面给张献忠活活砸死,之前算计一切都成了泡影,再加上张献忠一副咄咄逼人又横蛮无礼的姿态,直接在声势上压制住了莽白。
莽白这时候又不想和大明翻脸,更不可能杀了张献忠给汤嘉宾报仇,别说现在大明已有中兴气象,内外忧患平定,国家蒸蒸日上,就算是之前崇祯皇帝在的时候,大明就算岌岌可危,却依旧是一个庞然大物,缅甸这样的小国或许可以在大象打盹的时候偷偷占些便宜,可一旦大象醒来暴怒,缅甸很难抵挡如此庞然大物的报复。
审时度势,莽白最终还是选择了低头,表示缅甸一直都是大明的属国,更一直都把大明当成宗主国。之所以前些年没去大明朝贡,其实并非缅甸的缘故,而是因为国内的情况不稳,国王莽达身体多病,再加上南方被葡萄牙人占据导致道路不畅,无法前去大明而已。
说到这些,莽白特意把自己的兄长莽达搬出来,告诉张献忠莽达年老多病,恐时日不多,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朝贡大明,而他也需替代其兄坐镇王城,平定缅甸各处的叛乱,所以才疏忽了朝贡一事。
此外,就是南方的葡萄牙人了。/比1奇&中?@文2!网?\> ?#追!\最[,/新/×?章>^<节??\虽然王朝建立之初,缅甸曾驱逐过葡萄牙人,收复了沙廉城,可随着开国国王的去世后,缅甸东吁王朝开始从极盛渐渐走了下坡路,过了数十年后,当初退出缅甸的葡萄牙人再一次卷土重来,仪仗坚船利炮再一次占据了沙廉,如此一来使得缅甸南部的港口落到了葡萄牙人的手中,而葡萄牙人在占据沙廉后还不断向北推进,这更让缅甸上下惶惶不安,同样也造成了缅甸无法从南部坐船出海前往大明的事实。
这两个理由听起来似乎不错,可在张献忠看来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如果缅甸真要朝贡大明的话什么法子不能用?难道这些理由真能阻碍缅甸朝贡么?就算国王和莽白脱不了身,也能派大臣或者使者啊!南方的海路不好走,不是还有通往云南的陆路么?这些理由无非就是一个借口罢了,张献忠一听就明白,但他却没揭穿,毕竟他仅仅只是想敲打一下莽白,没有想和缅甸彻底翻脸的想法。
张献忠出使缅甸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缅甸和沙定州私下联盟的问题,并且阻止缅甸向云南出兵的行为。这一点随着他当殿砸死汤嘉宾后已经完成了,随着汤嘉宾的死,莽白的算计全部落空,已不可能再和沙定州联合出兵云南,但这在张献忠来看还远远不够,虽然他和莽白仅只是第二次见面,但张献忠何许人也?一眼就看出了莽白是什么性子的人,这种人张献忠这辈子见得多了,更明白如何对付。
既然莽白找借口解释朝贡一事,那么张献忠就顺着这个借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即他表态对莽白的解释表示理解,不过还是严厉训斥就算有这样那样的难处,朝贡还是必须要朝贡的,这是作为藩属国应尽的义务,除非缅甸打算彻底脱离大明藩属,那么自然不需要继续朝贡,可缅甸这样做的话就得承受来自于大明的怒火。?x·g+g¢d+x~s\.?c~o,m′
对于这个说法,莽白连忙表示缅甸一直都是大明藩属从未有过脱离大明的打算,以后会继续按时向大明朝贡,就算自己去不了也会派大臣和使者前往大明,还请天使原谅。
此外莽白还提出了沙廉的问题,试探着希望张献忠能以宗主国使者的身份压制在沙廉的葡萄牙人,能迫使葡萄牙人放弃北上的想法,如果大明能为缅甸收复沙廉,重归于缅甸控制的话更再好不过,如此一来对于之后的朝贡也有利的多。
莽白心中的这些算计张献忠看得明明白白,心头不由得冷笑起来。他莽白倒是打着好算盘,居然向借大明的势力来解决葡萄牙人的问题,这无非就是驱虎吞狼之策。一旦大明出手,那么不仅能帮缅甸驱逐在沙廉的葡萄牙人,更能让缅甸轻而易举拿回沙廉,等到那时候缅甸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沙廉,反而大明得罪了葡萄牙人,岂非一举两得?
可莽白却不知道,如今的大明早就和葡萄牙人建立了正常